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袒裼的意思、袒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袒裼的解释

亦作“ 襢裼 ”。1.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陈澔 集说:“袒与裼皆礼之敬,故非敬事不袒裼也。”

(2).脱去上衣,裸露肢体。《诗·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献于公所。” 毛 传:“襢裼,肉袒也。” 陆德明 释文:“襢,本又作袒。”《汉书·晁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 唐 刘禹锡 《武夫词》:“酣歌高楼上,袒裼大道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有 陈生 ,读书神祠,夏夜袒裼睡廡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袒裼(tǎn xī)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释:

  1. 本义:脱衣露体

    指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如肩臂或胸膛)。此义强调身体的无遮蔽状态,常见于古代文献对行为或仪态的描写。例如《孟子·公孙丑上》载:“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即使有人赤身露体站在我旁边,又怎能玷污我呢?)(《汉语大词典》)

  2. 引申义:粗露无饰,毫无掩饰

    由本义引申,形容人行为直率不加掩饰,或事物呈现本真状态。如形容性情豪放坦率,或诗文风格质朴自然。清代王夫之《薑斋诗话》评:“‘池塘生春草’……皆心中目中与相融浃,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润;要亦各视其所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非有可遮拦,则固穷形尽相,袒裼以陈耳。”(指诗句自然流露,毫无雕琢遮掩)(《古代汉语词典》)

  3. 古代礼仪与军事语境

    在特定礼制或军事活动中,“袒裼”有特殊含义:

    • 丧礼:古代丧礼中,有“袒”的仪式,即脱去外衣左袖,露出里面衣服,以示哀痛。《仪礼》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 武术/搏斗:指脱去外衣,准备格斗或展示勇力。《礼记·檀弓下》有“袒裼暴虎”之说(脱衣露体,徒手搏虎),形容勇猛。(《辞源》)
  4. 现代用法与文化意涵

    现代汉语中,“袒裼”一词已不常用,多出现于书面语或对古典文献的引用中。其核心意象“裸露、无遮掩”仍保留在文化记忆里,常用于比喻毫无保留、开诚布公的态度(如“袒裼相见”),或形容事物暴露无遗的状态。(《现代汉语词典》)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袒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义、引申义及成语用法三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义:指脱去上衣,裸露身体。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 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见于《孟子》等古籍记载);
    • 完全脱去上衣,裸露胸膛或肢体,如《查字典》所述“形象地描述毫无保留地暴露身体”。
  2. 引申义:引申为坦率直白、毫不掩饰的态度。如提到,该词可形容人在交流或处事时“坦诚真实,毫无隐瞒”的状态。

二、成语用法

在成语“袒裼裸裎”中(拼音:tǎn xī luǒ chéng),词义转为贬义:

三、辨析要点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平傍荫边腹边歌碧汉不伏手采顾草包成殓重阳落帽潨漴大本曲大连登科録登手登脚凡数饭罋风谤奉制扶倾济弱敢子是工娄垢洿古黄何穷化匠皇教换羣鹅假途孑黎介之推敬老爱幼金科玉篆乐饥凉蟾联席会议岭左律斩靡类盘秤扑翦谱学戚貌秋莲酋领绻领鋭悍唼佞生磕擦盛谈矢如雨下收离聚散说怀四方八面缇幢偷营劫寨頽放土疆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