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膏腴的意思、膏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膏腴的解释

[fertile] 肥沃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策·赵策》

他们进行了适度的深耕,撒下肥料,努力使土地变得膏腴起来。——《土地》

详细解释

(1).谓(土地)肥沃。《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 长安君 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晋 左思 《吴都赋》:“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 宋 司马光 《药圃》诗:“ 三蜀 膏腴地,偏於药物宜。”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因为是广阔的盆地,而且是膏腴的盆地,所以从古以来 四川 号称为‘天府雄区’。”

(2).谓食物肥美。亦指肥美的食物。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凡养生之具,岂间定实,或以膏腴夭性,有以菽藿登年。”《南史·曹武传》:“僕妾蔬食,膳无膏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以白晳者、柔脆者、膏腴者,充魔王食,以粗材充众魔食。”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鱔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3).比喻文辞华美或美辞。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夫梓豫山积,非班匠不能成机巧;众书无限,非英才不能收膏腴。”《宋书·礼志一》:“ 孔子 既没,微言将絶,於是 丘明 退撰所闻而为之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清 姚鼐 《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诗:“其言若澹泊,其旨乃膏腴。”

(4).指富贵或富贵人家。《晋书·王国宝传》:“ 国寳 以中兴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为餘曹郎,甚怨望。”《周书·达奚震传》:“ 震 虽生自膏腴,少习武艺,然导民训俗,颇有治方。”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尚书雪冤狱》:“先是有结客 王可久 者,膏腴之室,岁鬻茗於江湖间,常获丰利而归。”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夫华族高门,膏腴世爵, 春秋 则代为执政,六朝则世戴金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膏腴是汉语中形容土地肥沃或事物丰美的形容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土地肥沃

指土壤养分充足、适宜耕种的优质田地。

例:《战国策·赵策》载“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即以“膏腴”强调封地的富饶。

二、引申义:丰美与富贵

  1. 物产丰饶

    如《盐铁论》描述“膏腴之壤”产出丰盛,引申为资源充沛。

  2. 生活优渥

    古汉语中“膏腴”可指代富贵阶层,如《汉书·地理志》称关中“膏腴沃野”养育豪族。

三、使用场景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膏腴”的释义:商务印书馆官网
  2. 《汉语大词典》“膏腴”词条用例:汉典网
  3. 古籍原文考证:《战国策》《汉书》电子文库: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网络扩展解释

“膏腴”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āo yú,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土地肥沃
    指土地富饶、适宜耕种,常用于形容农田或地域的丰饶状态。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出自《战国策·赵策》)
    又如郭沫若提到四川盆地为“膏腴的盆地”。

  2. 引申为资源丰富
    可扩展至形容某地物产或自然条件优越,如“汉中是块膏腴之地,四面环山,资源丰富”。


二、扩展含义

  1. 文辞华美
    比喻文章、诗词内容充实优美。例如:

    晋代葛洪《抱朴子》提到“非英才不能收膏腴”,指文采需才华方能提炼精华。

  2. 食物肥美
    形容食物丰盛或口感细腻,如鲁迅《理水》中“黄鳝膏腴”。

  3. 富贵阶层
    借指富裕人家或显赫地位,如唐代文献中“膏腴之室”。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例句参考

  1. 土地:“他们深耕施肥,使土地变得膏腴。”
  2. 文辞:“繁华损枝,膏腴害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战国策》《土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都鲁嬖宠鬓垂拨船踣地呼天瓟槊才貌兼全参轨常用驰马调猱递发幡帜法元复数附慰归国华侨闺衽过临横行逆施合羣缓性惠更斯挥日阳戈会要谏劝脚不点地驾驱解嘲解竈禁戢迥漠酒淀攫肆克伏婪索连绵不断留守没多少梅花眼闷酒倾藿庆色轻妍上资深宅大院诗愁势局湿洳诗声时世妆受奖衰莽水簸箕水方体分乌鰂墨下端夏载媟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