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卖履的意思、分香卖履的详细解释
分香卖履的解释
东汉 末, 曹操 造 铜雀台 ,临终时吩咐诸妾:“汝等时时登 铜雀臺 ,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餘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见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序。后以“分香卖履”喻临死不忘妻妾。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絶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清 查慎行 《曹操疑冢》诗:“分香卖履独伤神,歌吹声中繐帐陈。” 吕志伊 《读史感赋》:“预争皇后怜诸妇,终作分香卖履人。”亦省作“ 分香 ”。 唐 罗邺 《邺城》诗:“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词语分解
- 分香的解释 见“ 分香卖履 ”。
- 履的解释 履 ǚ 鞋:西装革履。削足适履。 践踩,走过:履历(.个人的经历;.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网络扩展解释
“分香卖履”是一个源自三国时期曹操临终嘱托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
基本释义
该成语字面指“分配熏香、售卖鞋子”,比喻人临终前对妻妾子女的深切挂念与身后安排。出自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妾室住所)无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即嘱咐妻妾分香祭祀,并建议她们制作鞋履维持生计。
-
典故背景
曹操临终前不仅交代国家大事,还细致安排妻妾生活,如让她们定期登铜雀台眺望自己的陵墓,并教授谋生技能(如制鞋)。这一举动既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柔情一面,也反映了古代男性对家族责任的重视。
-
文学引用与引申
- 宋代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以“殊无分香卖履之意”自述丈夫赵明诚临终时的豁达,反衬这一典故的典型性。
- 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将其引申为“自给自足”之意,如“卖履分香,可以不事矣”。
-
用法与结构
成语结构为联合式,作谓语,属中性词,多用于书面语境。例如:“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唐·罗邺《邺城》)。
-
相关争议
需注意个别解释(如)误将其释为“分散精力”,但权威资料均以“临终眷恋”为核心含义,使用时需结合主流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分香卖履> 是一个传统的成语,意思是把香分开卖,鞋子分开卖。下面是该成语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分:分为了,分离。分的部首是刀,共4画。
- 香:香味,好闻。香的部首是香,共9画。
- 卖:出售,交易。卖的部首是十,共8画。
- 履:穿着,鞋子。履的部首是尸,共12画。
来源:
《分香卖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小说《红楼梦》中。在故事中,贾母为了照顾众多的孙子,决定将一个袋子里的香和鞋子分开卖,以便更好地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繁体:
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分香賣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有些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不过,成语《分香卖履》的汉字写法在古代和现代是一样的。
例句:
他总是把事情分得很清楚,就像分香卖履一样。
组词:
分离、卖家、出履、香味。
近义词:
拆东补西、分文不值。
反义词:
包罗万象、一揽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