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法辟的意思、法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法辟的解释

(1).法律。《管子·君臣上》:“论法辟衡权6*斗斛,文劾不以私论,而以事为正。”《韩非子·忠孝》:“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 陈奇猷 集释:“《説文》:‘辟,法也。’”

(2).特指刑法。《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终以致败”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故尚书 王经 ,虽身陷法辟,然守志可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法辟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法辟是古汉语中的法律术语,主要有以下含义:

  1. 法律、法令

    指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规或刑罚制度。如《韩非子·主道》载:“法辟既具,不敢弗行”,强调法令确立后必须严格执行。此处的“法辟”即指系统的法律条文。

  2. 刑法或刑罚

    特指刑事处罚规则。《管子·君臣上》云:“论法辟、衡权、斗斛、文劾,不以私为政”,其中“法辟”与量刑工具并列,凸显其刑罚属性。

  3. 司法权柄

    引申为君主或执法者的审判权力。《商君书·定分》言:“圣人立天下而无刑死者,非不刑杀也,行法令明白易知,为置法官吏为之师以道之”,虽未直用“法辟”,但语境中“法令”与“刑杀”的关联可佐证其权柄义。


词源与字形演变

“辟”本义为“法律”(《说文解字》),西周金文已见“辟”字象刑刀之形,后加“辛”(刑具)强化法律义。“法辟”为同义复合词,战国文献频现,反映法家思想对成文法的推崇。

典籍用例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5卷,页1023
  2.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13年)
  3.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章
  4.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辟部

网络扩展解释

“法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区别,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1. 法律总称
    指广义的法律制度,如《韩非子·忠孝》中提到“能明法辟”,即阐明法律条文。引《管子·君臣上》的“论法辟衡权斗斛”,说明其作为治国规范的作用。

  2. 特指刑法
    在具体语境中可缩小为刑事法律。例如《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身陷法辟”,此处指触犯刑法被定罪。

词源与用法

应用示例

建议在阅读古文时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古代法律辞典》或《说文解字注》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爱网八枋辩谲表格怲怲恻切差悮赪面赤穷出家修行得墨忒耳帝记阿谀取容蕃茂鲠泗鹤翼围后师胡蜂坚锐剪纸片骄泰淫泆惊急荆尸蠲弛絶新恺至科处跨院连理花连作零度六朝文六六鳞曼暖氓撩棉毛裤绵缀命价挠钩内家装扑速速钱店弃道任术三公市舶库食甘寝宁驶卒瘦骨棱棱琐杂宿夕田彘祧绪头号屠何涂潦枉费唇舌委用现任消弥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