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蜂腰的意思、蜂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蜂腰的解释

亦作“蠭腰”。1.蜂体中部细狭的部分。比喻人的细腰。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杪忽蜂腰,虚见辱於齐斧;突梯鼠首,滥欲寄於旄头。” 唐 皇甫松 《抛球乐》词:“红拨一声飘,轻裘坠越綃,坠越綃。带翻金孔雀,香满绣蜂腰。”

(2).蜂腰中间细,比喻居中者最差。典出《南史·周弘直传》:“ 弘直 方雅敦厚,气调高於次昆。或问三 周 孰贤,人曰:‘若蜂腰矣。’”三 周 ,指 南朝 梁 周弘正 、 弘让 、 弘直 兄弟。 弘正 善谈玄理, 弘直 方雅敦厚,唯 弘让 简素,曾任叛将 侯景 伪官,故时人讥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 端人先生 恒病余不能饮……及余典试得 临溪 ,以书报先生。先生覆札曰:‘吾再传有此君,闻之起舞。但终恨君是蜂腰耳。’”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陆眉生给谏》:“给諫为 汪勤果 军门壻,军门武人,而相攸有识。长适 吴和甫 少宰,三适 黄孝侯 少司空,给諫其蜂腰。”

(3).比喻事物之间的转折。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八:“ 中国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辈青年,刚处于社会思想史的‘蜂腰时期’。”

(4).旧诗作法中的八病之一。相传为 南朝 梁 沉约 所提出。《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蠭腰、鹤膝。” 唐 寒山 《诗》之二八七:“有箇 王秀才 笑我诗多失。云不识蜂腰,仍不会鹤膝。”参阅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参见“ 蜂腰鹤膝 ”。

(5).槽碓转动装置的代称,因其中细,故名。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九:“﹝槽碓﹞诗云:刳槽制碓水为功,积注涓流满不容,螳腹低时泉自泻,蜂腰转处杵还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蜂腰是汉语中兼具生物特征与文学意象的复合型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生物形态本义 指蜜蜂腹部与胸部连接的纤细部位,《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蜂类昆虫胸腹之间的细窄部分"(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这种生理特征在《尔雅·释虫》注疏中已有记载,描述为"腰细如束"的典型昆虫体征。

  2. 人体审美喻义 引申为对女性纤细腰肢的审美比拟,《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时特别标注其比喻用法:"喻指女子细柔的腰身"(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隔座送钩春酒暖"句,便暗含对蜂腰体态的文学化描写。

  3. 艺术形态引申 在传统艺术领域衍生出特定术语,《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记载"蜂腰式"为戏曲身段程式,特指演员通过束腰动作展现的曲线美(来源:中国戏剧出版社专业辞书)。书法理论中亦有"蜂腰鹤膝"之说,见于《法书要录》对笔法弊病的论述。

该词经历从生物观察到人文审美的语义演变,在《汉语词源演变大辞典》中被归入"动物体征转人体审美"的词汇发展类别(来源:语文出版社专业辞书),体现汉语词汇多维度衍生的特点。

网络扩展解释

“蜂腰”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五个维度解析:

  1. 形态比喻

    • 本义指蜂类身体中部细狭的生理特征,引申为形容人的纤细腰肢,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对女性或男性体态的描写。例如唐代皇甫松《抛球乐》用“香满绣蜂腰”描绘女子身姿。
  2. 人物评价

    • 源自《南史·周弘直传》典故,以“若蜂腰矣”比喻兄弟三人中居中的周弘让才能最差,形成“蜂腰居中者劣”的批判性表达。
  3. 诗歌声律

    • 作为南朝沈约提出的“诗歌八病”之一,特指五言诗中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调,导致诗句声韵两头重、中间轻,如蜂腰般失衡。此规则对唐代近体诗格律形成有重要影响。
  4. 事物象征

    • 引申为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如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以“蜂腰时期”比喻20世纪20年代中国青年思想转型阶段。
  5. 器械代称

    • 古代槽碓(农用舂米装置)因中部细窄的机械结构得名“蜂腰”,属特定领域术语。

以上解析综合了文学、历史、诗歌理论等多领域释义,完整信息可查阅《南史》、沈约声律论等相关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豹革宝璐跋提河背书本宅仓怳搽旦蟾彩常令持法驰魂夺魄崇严的皪圆堤溃蚁穴对茬儿贰豫铬铁矿革作龟印骨録含颦鹤栖黄铜肩挑浇酒激裂尽勾烬煨锦缘巨宝开小差愣愣,愣愣儿辽东华表立报列钱临渴穿井历尾篱帐玫瑰柱蜜麪明荐内宴女厕所侨胞亲策秦货穷鄙如火燎原塞蔽深喻慴息使令食指大动随地随葬孙悟空唐贡檀密为政汙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