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晋的意思、东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晋的解释

朝代名。公元317-420年。 西晋 灭亡后, 司马睿 在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重建政权,史称 东晋 。后为 南朝 宋 刘裕 取代。共历十一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东晋(317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晋朝的延续政权,由司马睿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历史研究及文化视角解析其内涵:

一、历史沿革与定义 东晋作为西晋灭亡后的继承政权,因都城位于原晋朝都城洛阳的东南方向而得名《中国历史大辞典》。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北士族支持下称帝,开启江南政权时代,史称“衣冠南渡”。政权存续期间始终与北方“十六国”并立,直至420年禅位于刘裕建立的刘宋。

二、政治结构特征 该政权以“王与马,共天下”著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形成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的特殊格局。主要依靠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大族维持统治,这一政治模式被《晋书》记载为“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

三、文化成就

  1. 文学艺术: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王羲之《兰亭序》确立书法典范,《世说新语》记录士族言行,这些成就被《汉语辞书出版社》列为“六朝文化巅峰代表”。
  2. 哲学思想:佛教与玄学深度融合,支遁、慧远等高僧推动佛教中国化进程,见载于《中国佛教通史》。

四、军事与疆域 通过淝水之战(383年)等战役维持南北对峙,《中国军事通史》记载其“以长江为天堑,构建江防体系”。实际控制范围包括今江南、荆湘及部分巴蜀地区。

五、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史》指出其“推动江南大规模开发,推广牛耕、兴修水利,奠定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基础”。会稽郡(今绍兴)成为新兴经济中心,丝绸、造纸业显著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

东晋(317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其含义及历史特征:

一、基本定义

东晋是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南方重建的政权,定都建康(今南京)。其统治范围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长期对峙,形成南北分治格局。

二、历史脉络

  1. 建立背景
    西晋因“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入侵而灭亡。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等士族支持下称帝,开启东晋。
  2. 时间跨度
    存续103年(317-420年),共传11帝,最终被刘裕建立的刘宋取代。

三、政治特点

  1. 门阀士族掌权
    形成“王与马,共天下”格局,琅琊王氏、庾氏、桓氏等大族轮流掌控朝政,皇权相对弱势。
  2. 频繁内乱
    如王敦之乱(322年)、苏峻之乱(327年)等,削弱了中央集权。

四、重要事件

五、历史地位

东晋是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之一,推动了江南经济开发,促进了南北文化融合。其门阀政治模式对南朝影响深远。

如需更详细的时间线或人物事迹,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专业论著。

别人正在浏览...

阿鹜饱飨老拳迸火波波刦刦儳然超朗赤牵瘁音寸楮點點斗文蕃戎丰博锋旗纲网羹食广开言路古雪寒蠢嘿哎合门将梁蔪蔪结好经心计数器积岁攫金觉寤魁杰流浪沦湮摞台鹿甒猛进棉籽饼末路穷途朋分軯訇平早切循倾乡清荧气死风糗粻桑蝎驶风饰垢掩疵市门双飞翼霜筱疏不破注水米无交束袵四柱铁懒卫生裤下得去小可可蝎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