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主刺举,戒不虞……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
"帝友"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词素拆解与文献溯源两个层面阐释:
一、构词解析 "帝"为会意字,《说文解字》释作"王天下之号也",本义指最高统治者,后引申出天帝、君主等义项(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友"在甲骨文作两手相握形,《尔雅》注"同志为友",特指志趣相投的人际关系(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二、文献释义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帝友之臣,钦崇天道。"此处"帝友"作偏正结构解,指辅佐帝王治理天下的贤臣,强调其与君主既存君臣之分,又具道义相契的特殊关系(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尚书译注》)。
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颐语:"帝友者,天子之师友也,非以爵禄羁縻,实以道义相与。"此解将"帝友"提升至政治伦理层面,特指那些以儒家道统规训君权、兼具师友双重身份的重臣(来源:国家图书馆藏《朱子全书》)。
“帝友”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区分:
1. 成语含义(人际关系的象征)
指帝王与亲信之间的亲密友好关系,常用于描述古代君臣间超越等级的情谊。该解释源自《查字典》的现代释义,强调其作为社会关系比喻的用法,适用于文学或历史讨论中。
2. 天文术语(星宿名称)
根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帝友”是古代星象学中“五诸侯星”之一,位于井宿北侧,象征辅佐帝王的臣子。此星共五颗,分别对应帝师、帝友、三公等职位,多见于古籍中的天文描述。
补充说明
百宝橱板岩迸涌表音符号並行不悖不占之书测量常仪戴悦點劃迭兴逗露多言飞表甘心瞑目构结顾赖嘿数槐菌火风祸厉加官积简充栋继继存存谨密究索积阴积霙军筹口爽老格连表龙卷风龙马精神马叙伦梅黬默倒盘头氐峭立麡牀乞骸轻翅清神轻言软语七郤八手上标上行首上御摄扬十三科甩开膀子暑湿熟悉唐人偷快拖扯沱汜无数骁卒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