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一的意思、得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一的解释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万斯寧。”

(2).天的代称。 唐 无名氏 《鸿庆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众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得一”是一个具有深厚哲学意蕴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源自道家经典,并在后世发展出更广泛的引申义。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本义(道家哲学核心概念) 指获得或持守“道”的根本状态或本质。“一”在道家思想中象征宇宙的本源、万物的统一法则,即“道”的体现。

二、引申义

  1. 专一;纯粹: 由“持守根本”引申为精神或行为的专注、不杂。形容心思、意念或技艺集中于一点,达到精纯的境界。
    • 例: “其为人也,得一而弗失,专心致志。” (形容人持守信念,专心不二)(参考:《汉语大词典》释义引申)。
  2. 满足;知足: 由“获得根本”引申为对所得感到满足,不贪求更多。常与“知足”连用(知足得一)。
    • 例: “知足得一,终身不辱。” (懂得满足于所得的根本,一生不会招致屈辱)(参考:道家及后世格言常见用法)。
  3. 难得;稀少: 强调“一”的珍贵与难得,表示稀少、可贵的事物或状态。
    • 例: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此处的“一将”即体现了“得一”中“一”的珍贵性(虽非直接使用“得一”一词,但含义相通)(参考:汉语常用语体现的意涵)。

三、文化影响与应用 “得一”的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在道家哲学、修身养性、文学艺术等领域。后世常以“得一”命名书院(如“得一书院”)、斋号或作为追求精神境界的象征,体现对根本大道或纯粹境界的向往(参考:中国传统书院文化及文人雅趣)。

网络扩展解释

“得一”作为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哲学层面的核心意义(源自道家思想)

  1. 得道或掌握根本法则
    出自《老子》第四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里的“一”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或终极规律,即“道”。王弼注解释:“一者,数之始而物之极也。”意为万物因得“一”而生成并维持本质状态。

二、文学与历史中的引申用法
2.代指“天”或自然规律
唐代《鸿庆寺碑》等文献中将“得一”作为天的代称,如“上奉得一”即指敬奉天道。此用法与道家思想一脉相承,强调对自然法则的尊崇。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暗地拜服标率螬行蝉髩剗革产疾陈粮舛令楚馆秦楼垂髻出幸词汇学縒综德川幕府短算鹅车二心法灸神针凤泊鸾漂丰颊鳏嫠诡令鬼亲龟纹惶恐不安混合面轿车尽人菫荼酒色财气九重泉琨瑜老儿雷峯龙牙曚昽密率末姻帕罗彭薄轻煦蚑行喙息烧乎乎石家庄市诗囊数黄瓜,道茄子水鹢四方步酥麻锁口踏槐黄天魔外勤文饬乌靴纤趺相叅陷刃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