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线杆。 鲁迅 《准风月谈·黄6*祸》:“一个苦孩子弄脏了电柱。” 王西彦 《寻常事》:“两旁电柱上的路灯,昏黯黯地照着,显得冷静而寂寞。”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电柱汉语 快速查询。
电柱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均属专业或古旧用法,需结合语境理解:
指闪电在空中呈现的柱状光芒,属自然现象描述。
出处:
《汉语大词典》(1994)收录该义项,释为“闪电之光,其形如柱”。古文献中多用于诗文比喻,如清代黄景仁《夜过黑山宿涧溪》诗:“电柱划岩隈,雷车震山趾。”(《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源于日语「電柱」(でんちゅう),指架设电线、电缆的立柱。
出处:
《汉语外来词词典》(1984)明确标注其为日源词,20世纪初随电气技术传入中国。(商务印书馆《汉语外来词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直接收录“电柱”,但“电线杆”词条下注明“俗称电杆”,而“电柱”在工程领域仍作为专业术语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网络版)
权威参考文献: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M]. 1994.
刘正埮, 高名凯. 《汉语外来词词典》[M]. 商务印书馆, 198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mmittee. JIS C 1402: Standards for Wooden Utility Poles[S]. 2018.
“电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可综合如下:
“电柱”指支撑电线的杆状物,即电线杆。该词由“电”和“柱”组合而成,字面意为“支撑电线的柱子”。早期多为木制结构,广泛分布于农村、街道等区域,是电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湖南方言中,“电柱”有时被用作俚语,幽默指代人的头部(类似“脑袋”),但此用法使用范围较窄。
20世纪初期,中国电线杆多采用木杆,甚至用于架设高压线路,后逐渐被混凝土或金属材质取代。
如需进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案例,及的详细分析。
拜刺宠姬重孙趣使当仁不让倒头点召独丁笃终鹅行風流雨散風靡高符贡服冠绂俇攘归慕瑰轶国乘寒疾翰林鹤唳鹄望贱宗脚边路解故济寒赈贫金鼓齐鸣积年金兰之友尽儩巨构驹騋阃幕烂蒸类聚群分类物淩制理生流磻逻车緑阴阴蛮左棉纸闽峤闹扫妆欧体鄱阳湖齐疾穣岁热地蚰蜒赏得深博慑屈屯滞橐他危岩文林果贤才泻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