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东征的意思、第二次东征的详细解释
第二次东征的解释
1925年9月,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重占东江地区,企图夺取广州。9月28日,国民政府决定第二次东征,任命蒋6*介6*石为东征军总指挥,周6*恩6*来为总*********主任。11月初收复东江,为国民政府统一广东奠定了基础。
词语分解
- 第二的解释 详细解释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 东征的解释 .向东征伐。《诗·小雅·渐渐之石》:“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郑玄 笺:“将率受王命东行而征伐。” 汉 扬雄 《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唐 李商隐 《随师东》诗:“东征日调万黄金,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第二次东征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第二次东征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军事行动,具体指1925年10月至11月广东国民政府对军阀陈炯明残部发动的战役。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背景
第二次东征是广州国民政府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消灭陈炯明势力而发动的关键战役。此前,第一次东征虽取得胜利,但陈炯明残部在滇桂军阀叛乱时卷土重来,重新占据东江地区并威胁广州。国民政府遂决定再次出兵。
2.军事部署与指挥官
- 总指挥:蒋介石担任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任总政治部主任,负责政治宣传和动员工作。
- 参战部队: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为主力,包括何应钦率领的第一师等,总兵力约3万人。
3.关键战役与进程
- 惠州攻坚战:1925年10月14日,东征军强攻“南方第一坚城”惠州。由蒋先云等共产党员组成的“攻城先锋队”发挥重要作用,最终攻克该城,成为战役转折点。
- 海丰之战:第一纵队在何应钦、周恩来指挥下,通过战术佯攻和农民自卫军配合,迅速占领陈炯明老家海丰,瓦解敌军士气。
4.结果与影响
- 战役历时月余,彻底击溃陈炯明残部,统一广东全境,为后续北伐奠定基础。
- 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周恩来领导的政工团队动员民众支援,提升军队战斗力,成为国共合作的典范。
5.历史意义
此次战役是国民革命军首次大规模协同作战的胜利,展现了苏联军事援助(如武器、顾问)对国民政府军队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如需更完整的战役细节(如行军路线、国际背景),可参考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及党史频道原始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第二次东征的意思:这个短语指的是某个人或团体进行的第二次向东方地区行动或战争。拆分部首和笔画:《第二次东征》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第」和「东」,笔画总共是12画。来源:这个短语的来源是历史事件或战争中的具体次序和行动。繁体:《第二次东征》这个短语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是「第二次東征」。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这个短语可能有不同的写法,需要查证具体的历史文献。例句:他们正在为第二次东征做准备。组词:第二次、东征。近义词:东方远征。反义词:西征。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白雪雪贲门滭沸不倍不知不觉不着边际从儿觕窥诞伐澹足顶笔黩兵督压讽德诵功封邑鵩鸟光棍儿光浄欢赏驩娱火肉夹介靖难金萤鞠通沮谢课徒莲蓬辽宁立朝猎马邻舍立石流电龙卫马挝密祷南箕鸟鱼国盘梯毗耶漆桶底脱骑驿趋合人候杀风上山捉虎,下海擒龙市井小人事宜説不的四通五达搜逻索然无味天不作美透剑门无道无地自容硝石协相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