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陆边缘的意思、大陆边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陆边缘的解释

大陆块与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主要由大陆架和大陆坡组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陆边缘指陆地与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连接的边缘区域。根据地质结构和活动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部分:

  1. 大陆架

    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平缓(平均约0.1°),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其基底为大陆地壳,表层覆盖沉积物,蕴含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生物资源。例如中国东海大陆架宽度可达数百公里。

  2.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向深海陡降的斜坡区,坡度增至3°–6°,水深从200米骤降至2000–4000米。此处是大陆地壳向大洋地壳过渡的关键区域,常见海底峡谷和沉积物滑塌现象。

  3. 大陆隆

    大陆坡坡脚处的扇形沉积体,由陆源碎屑经浊流搬运堆积形成,坡度约0.5°–1°。主要分布于被动大陆边缘(如大西洋沿岸),是深海沉积的重要载体。

地质类型


权威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大陆架定义(链接
  2. 《海洋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大陆坡地貌特征(链接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大陆隆沉积作用(链接
  4. 《板块构造与大陆边缘演化》科学出版社:主动/被动边缘分类(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大陆边缘是地理学中描述大陆与海洋过渡区域的重要概念,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大陆边缘指大陆块与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大陆与大洋盆地的边界区域。这一区域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延伸,长度可达千余至万余公里,宽度通常为几十至数百公里。

二、主要组成单元

  1. 大陆架:从海岸向海洋缓斜的浅海区域,水深一般小于200米,是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
  2.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陡坡区域,坡度明显增大,是大陆向深海过渡的关键地带。
  3. 大陆隆(大陆基):位于大陆坡底部,由沉积物堆积形成的缓坡区域(多见于被动大陆边缘)。
  4. 海沟:在活动大陆边缘取代大陆隆的深邃地貌单元,常见于太平洋周缘。

三、分类与特征

根据构造活动性分为两类:

  1. 被动大陆边缘(如大西洋型)

    • 位于板块内部稳定区域,无强烈地质活动;
    • 地形宽缓,包含完整的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序列。
  2. 主动大陆边缘(如太平洋型)

    • 处于板块俯冲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 陆架狭窄,陆坡陡峭,海沟取代大陆隆。

四、分布与意义

现代主要分布于各大洋周围,地质历史时期曾存在于古大陆与古大洋交界处。该区域不仅是海洋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研究板块构造运动的重要窗口。


以上内容综合了权威词典解释、地理教材及地质学专著的表述。

别人正在浏览...

保媒保险基金本教本俗别真常产逞施达政诽訾風戾戆冥稾人攻城略地诡语海沿子鹤杖豁牙角手金阊津脉稷黍酒舩郡国垒球厘订丽柔利时留眼録橐炉眼贸售绵瓞弭辙南虢年光贫年破惑锲梓青屏囷京荣涂三公子色球色泽声压食器顺蔓摸瓜唐举醰醰天笑天韵听讲潼溶挽满文房四物五畜五体投地五有下坂丸咸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