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磁带的意思、磁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磁带的解释

[(magnetic) tape] 一种磁录声用的薄纸带或薄塑料带,上面涂了混有粘合剂的铁氧化物磁粉

详细解释

用以记录声音、影像、数据或其他电信号的涂有磁性物质的带子。《文化周报》1988.7.10:“他的不少歌曲,分别在省内和中央获奖,被录制成磁带向全国发行。”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磁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磁带(cí dài)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记录声音、图像或数据的存储介质,由带状基材表面涂覆磁性微粒制成。根据汉语词典释义及技术原理,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长带,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进行记录,并能通过播放设备还原信息。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二、结构与工作原理

  1. 物理构成

    基带多为聚酯薄膜,表面均匀覆盖磁粉(如二氧化铬或金属颗粒),通过磁头的电磁感应实现读写。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2. 记录原理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磁头产生磁场,使磁带磁粉按特定方向磁化,形成连续磁迹;播放时磁迹切割磁头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还原原始信号。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磁性录音术语》(GB/T 4013-1995)。


三、历史与应用


四、技术特性


五、现代地位

随着光盘、闪存等技术的发展,磁带已逐步退出消费领域,但仍用于企业级数据冷备份(如金融、科研机构)。

来源: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存储技术白皮书》,2020年。

网络扩展解释

磁带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记录声音、图像或数据的存储介质,其核心结构由带基和磁性层组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结构

磁带是以塑料薄膜(如聚酯薄膜)为带基,表面涂覆磁性氧化物或合金材料制成的带状载体。磁性层通过磁化方式存储信号,带基需具备耐磨、抗静电、厚度均匀等特性。

二、历史发展

20世纪40年代,磁带开始用于电影录音,50年代后逐渐成为黑胶唱片的竞争对手。早期带基材料为醋酸纤维素,后升级为更耐用的聚酯薄膜。

三、分类与应用

  1. 类型:包括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数据带等。
  2. 应用领域:
    • 音频:音乐录制与播放(如卡式录音带);
    • 视频:早期电视节目存储;
    • 数据存储:计算机备份(如0.25英寸、0.5英寸规格磁带)。

四、技术特点

五、现状

尽管数字存储技术普及,磁带仍用于企业数据备份和档案保存领域,同时因复古文化在音乐爱好者中复兴。

示例:

“他将广播内容录到磁带上保存。”()

若需进一步了解技术参数或历史演变,可参考百科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咽背脊卑体畅毂乘势使气赤石崇险愁沮传呼电话出海答词大宗师帝母端匹風驅電擊浮诞复学杠房高频头高头讲章高姿硌吱虹光鸿鸟幻窅毁抹徽柔剪捷奸赃稽命廓填掠治癃疝螺径码字擬非其伦偏说批红去得缺亏惹人注目日屈阮宅商音申敍石道时适腾羞提亲偷长外部设备腽肭吴观下浣闲粹贤慧西储邪炁写似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