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的意思、待漏的詳細解釋
待漏的解釋
[minister of a monarchy in feudal China wait for going to court before dawn] 指封建時代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時刻。漏: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器,此處代指時間
…懸着待漏隨朝墨龍大畫。——《紅樓夢》
詳細解釋
(1).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拜天子,謂之“待漏”。漏,古代計時器。《東觀漢記·樊梵傳》:“自當直事,常晨駐馬待漏。”《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奉待漏之書,銜如絲之旨。” 李周翰 注:“奉事上書,皆晨起駐車待其漏刻。” 明 無名氏 《飛丸記·同宦思鄉》:“陷邊方常思首丘,那想着 金門 待漏。”
(2).見“ 待漏院 ”。
詞語分解
- 待的解釋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種态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有人來了。 待 ā 停留,逗留,遲延:你
- 漏的解釋 漏 ò 物體由孔或縫透過:壺裡的水漏光了。漏風。滲漏。漏洩(a.水、光等流出或透出;b.洩露)。漏電(跑電)。 洩露:走漏消息。漏底(洩露内情)。透漏。 脫逃或無意放過:疏漏。遺漏。挂一漏萬。漏網之魚
網絡擴展解釋
“待漏”是古代漢語中的專有詞彙,主要含義為封建時代官員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時刻,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1.基本定義
“漏”指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工具,代指時間;“待漏”即官員黎明前抵達皇宮,等候上朝議事。這一制度體現了古代嚴格的朝會禮儀。
2.曆史背景與文獻例證
- 《東觀漢記·樊梵傳》記載官員“晨駐馬待漏”,說明漢代已有此制度。
- 《紅樓夢》中“懸着待漏隨朝墨龍大畫”,借“待漏”場景展現官宦家族的地位。
- 南朝沈約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提到“奉待漏之書”,指官員清晨處理文書等待朝見。
3.相關概念
- 待漏院:官員等待上朝的固定場所,後衍生為成語,代指“等待審判或刑罰的地方”(如監獄),需結合語境區分。
4.文化内涵
“待漏”不僅是時間制度,更象征古代官僚體系對皇權的服從,以及官員勤政的職責意識。如明代文獻提到“金門待漏”,暗含仕途追求與家國責任的雙重意義。
“待漏”一詞承載了古代政治制度、時間文化及社會等級的多重意涵,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等待洗澡。它的部首是止,并且在漢字書寫中,待漏的總筆畫數為9畫。
待漏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字為「待漏」。在古時候,人們沒有像現在這樣先洗澡再睡覺的習慣,而是晚上洗完澡後,直接上床睡覺。所以,待漏就指的是在上床入睡前等待洗澡。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待漏的寫法稍有不同。在小篆字體中,它是用兩個單獨的字來寫的,分别是「待」和「家」,意為等待家人。而在隸書字體中,它是有所變化的,待漏的形狀更加簡化。
以下是待漏的例句:
1. 我們每天晚上都要等待洗澡。
2. 等待洗澡的時間總是過得很慢。
與待漏相關的詞語有:
1. 洗澡:指用水清洗身體。
2. 卧室:指供人休息、睡覺的房間。
3. 入睡:指開始入睡、睡覺。
待漏暫時沒有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