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归的意思、大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归的解释

(1).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 ,大归也。”《诗·邶风·燕燕序》“ 卫 庄姜 送归妾也” 汉 郑玄 笺:“ 庄姜 无子, 陈 女 戴嬀 生子名 完 , 庄姜 以为己子。 庄公 薨, 完 立,而 州吁 杀之, 戴嬀 於是大归。” 孔颖达 疏:“言大归者,不反之辞。故 文 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 。《左传》曰:‘大归也。’以归寧者有时而反,此即归不復来,故谓之大归也。”

(2).谓最终的归宿;必然的趋向。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生死者生命之区域。”

(3).指死。 唐 顾况 《祭李员外文》:“先生大归,赴哭无由。”

(4).大要,大旨。《汉书·王莽传中》:“其文尔雅依托,皆为作説,大归言 莽 当代 汉 有天下云。”《宋书·袁粲传》:“然九流百氏之言,雕龙谈天之艺,皆泛识其大归,而不以成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归”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三个核心含义:

  1. 指死亡;最终的归宿: 这是“大归”最核心和最常用的含义。它指人生命的终结,带有庄重、敬畏的色彩,强调死亡是人生的最终归宿。

    • 例证: 《左传·文公十八年》:“冬十月,公薨于路寝。大归曰薨。” (这里“大归”即指鲁文公的死亡)。晋代陆机《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 (大意是:有始有终是万物的最终归宿;死与生是性命存在的界限)。唐代顾况《祭李员外文》:“先生大归,赴哭无由。” (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2. 指妇女被夫家休弃,遣回娘家: 在古代礼法制度下,这是妇女婚姻的终结,故也用“大归”指代。

    • 例证: 《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 (指鲁庄公夫人哀姜被休弃回到齐国)。《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妻谓持杖者曰:‘何不重乎?速尽为惠。’遂死车下。后人图画,号曰‘礼宗’云。” 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皇甫)规妻善属文,能草书。早寡,董卓聘之,不屈,见杀。大归同郡张氏。” (此处李贤注用“大归”解释皇甫规妻最终回到娘家同郡张氏)。
  3. 泛指最终的归宿或结局: 此义项较为抽象,指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或归宿。

    • 例证: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虽然,业已至此,夫复何言?但得大娘一言,我事亦了大归。” (这里“大归”指事情的了结、最终的解决)。

在现代汉语中,“大归”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书面语、历史文献或研究古代文化的语境中。其核心含义是指死亡或最终的归宿,这是最普遍和重要的义项。其次,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它特指妇女被休弃回娘家。最广义的用法则指最终的结局或归宿。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大归”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
    这是该词最原始的用法,指已嫁妇女因被休弃而永久返回娘家,不再回夫家。例如《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汉代郑玄在《诗经》注解中也提到类似案例,强调“大归”是“不反之辞”(即不再返回)。

  2. 最终的归宿或必然趋向
    引申为事物发展的必然方向或最终结局。晋代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写道:“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生死者生命之区域。”,此处“大归”指万物最终的归宿。

  3. 指代死亡
    唐代文献中已有此用法,如顾况《祭李员外文》提到“先生大归,赴哭无由”,将死亡视为生命的最终回归。

二、其他含义

三、使用场景与文献依据

四、总结

“大归”的核心含义围绕“回归”展开,既可指具体的社会现象(妇女归母家),也可抽象为哲学概念(归宿、死亡)。其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滮田鄙旅大惑不解胆颤心惊杜权改节歌笑害命鹄仓回聘頮濯活剧缄脣吉丁当疾疾谨盗径度进克酒军揆理度情壼阁晾花信良聚李夫人林池灵兔妙键米黄色明抢暗偷明时民军墨楮牛唇排宕平淡无味平地风雷奇瓌岂可轻丽清冽绮襦纨绔燃石热天日色声频适会十四弦寿诞双梭肆刑贪迷厅长听者童妾退智危于累卵位置无生之学乡权犀颅玉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