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楮的意思、墨楮的详细解释
墨楮的解释
墨和纸。泛指各种文具。 清 龚自珍 《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君之屋於 海 也,几六十年,不蓄墨楮,结绳而治。”
词语分解
- 墨的解释 墨 ò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墨水。油墨。粉墨登场。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墨黑。墨面(a.黑的脸色;
- 楮的解释 楮 ǔ 落叶乔木,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 纸的代称:楮币。楮钱(旧俗祭祀时焚烧)。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墨楮”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 词义:墨和纸的合称,泛指书写工具或文具。
- 构成:“墨”指书写用的墨汁或墨块,“楮”原指楮树(树皮可造纸),后引申为纸的代称。因此,“墨楮”联合表示文房用具。
2.词源与扩展
- “楮”的演变:楮树因树皮是传统造纸原料,逐渐成为“纸”的代名词,如古文中常用“楮墨”指代纸墨。
- 文化内涵:该词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书写工具的雅称,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如清代龚自珍在《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中写道:“不蓄墨楮,结绳而治”。
3.应用场景
- 文学化表达:多用于诗词或典籍,如清代诗句“精神著墨楮”中,借“墨楮”代指书画作品。
- 泛指文具:在古籍中常以“墨楮”概括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
4.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墨楮”,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或书法相关领域时仍可能遇到这一词汇。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墨楮(mò chǔ)的意思
墨楮是指用来涂抹、书写的墨汁和笔。
拆分部首和笔画
墨楮的部首是木字旁,由木字旁和日字底组成。
墨楮的拆分笔画为13画。
来源
墨楮作为一个完整的汉字词语,出现在《楚辞·招魂》一章中。
繁体
繁体字是「墨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较为繁复。早期的墨楮字形更接近于「墨朮」,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字形。
例句
1. 他用一枝墨楮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心情。
2. 这本书的墨楮非常好,非常适合练习书法。
组词
墨迹(mò jì)、墨宝(mò bǎo)、墨汁(mò zhī)、笔迹(bǐ jì)
近义词
墨汁(mò zhī)、墨水(mò shuǐ)
反义词
纸张(zhǐ zhāng)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