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尺樓的意思、百尺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尺樓的解釋

(1).泛指高樓。《三國志·魏志·陳登傳》:“ 汜 ( 許汜 )曰:‘昔遭亂過 下邳 ,見 元龍 ( 陳登 )。 元龍 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備 ( 劉備 )曰:‘……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 元龍 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宋 蘇轼 《次韻答邦直子由》之四:“恨無 揚子 一區宅,懶卧 元龍 百尺樓。”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身憑百尺樓,目斷千山秀。” 呂志伊 《鎮山樓遠眺》詩:“登臨行遠幾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樓。”

(2).詞牌名。即《蔔算子》。因 秦湛 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句,故名。參見“ 蔔算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尺樓是漢語中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代極高的樓閣建築,《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形容樓台高聳入雲",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百尺樓頭,可摘星辰"的記載,突顯其空間高度特征。

二、引申含義 在古典文學中衍生出三重象征意義:

  1. 象征崇高理想境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2. 比喻仕途進取精神(《唐詩鑒賞辭典》
  3. 暗含人生境遇的危殆感(《中國文學意象研究》

三、文學引用譜系 該意象存在清晰的發展脈絡: • 起源:東漢《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 定型:唐代王之渙"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拓展:宋代辛棄疾"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

四、建築學考據 據《中國古代建築史》載,古代"百尺"約合23米,相當于七層樓高度,這種制式多見于戰國至漢代觀星台、唐代佛閣等禮制建築。

網絡擴展解釋

“百尺樓”這一詞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含義,結合不同來源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一、詞牌名别稱

作為文學概念,“百尺樓”是詞牌《蔔算子》的别名。這一名稱源于宋代詞人秦湛作品中的名句“極目煙中百尺樓”。該詞牌以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的格式為主,多用于詠物抒懷,如陸遊《蔔算子·詠梅》等經典作品均屬此調。

二、泛指高樓的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百尺樓”常象征高聳的樓閣,并帶有典故色彩。最早見于《三國志》中劉備與陳登的對話:劉備以“欲卧百尺樓上”比喻胸懷大志,諷刺許汜隻顧置田買地的狹隘。後世文人如王昌齡等沿用此意象,多用于表達登高望遠的豪情或人生境界的隱喻。

三、山西靈石縣的實體古建築

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夏門村的百尺樓,是清代梁氏家族所建的磚石木結構樓閣。其高約40米(約合古代百尺),共四層,下層為窯洞,上層設穿廊,兼具防禦與居住功能。該建築臨汾河而建,登樓可俯瞰河景與田野,現為當地重要曆史遺存。


注:關于詞牌名與建築實體的區别需注意——文學概念中的“百尺樓”側重意象表達,而靈石百尺樓是具體建築。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山西古建築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案牍之勞暗戰安重靶兒鏡子保護貿易杯茗冰刀賓朋産品超迹晨炊車軿玳簪單虛狄人斷壁恩霈過望花鬘交困郊衢鯨波怒浪鯨飲九重卷領垂衣考系昆雞零鈴領事裁判權淋尖踢斛鄰域魯夯蜜草命讨跑動平落頗陵牆頭一棵草,風吹兩邊倒黔喙遷序輕俗茕茕绮霞人聲鼎沸人生如夢衽席之好三一施粉十倫師子床獸心輸送隨機湯主天驷猬張誤信顯象管小軟兒逍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