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尺樓的意思、百尺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尺樓的解釋

(1).泛指高樓。《三國志·魏志·陳登傳》:“ 汜 ( 許汜 )曰:‘昔遭亂過 下邳 ,見 元龍 ( 陳登 )。 元龍 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備 ( 劉備 )曰:‘……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 元龍 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宋 蘇轼 《次韻答邦直子由》之四:“恨無 揚子 一區宅,懶卧 元龍 百尺樓。”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身憑百尺樓,目斷千山秀。” 呂志伊 《鎮山樓遠眺》詩:“登臨行遠幾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樓。”

(2).詞牌名。即《蔔算子》。因 秦湛 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句,故名。參見“ 蔔算子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百尺樓”這一詞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含義,結合不同來源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一、詞牌名别稱

作為文學概念,“百尺樓”是詞牌《蔔算子》的别名。這一名稱源于宋代詞人秦湛作品中的名句“極目煙中百尺樓”。該詞牌以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的格式為主,多用于詠物抒懷,如陸遊《蔔算子·詠梅》等經典作品均屬此調。

二、泛指高樓的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百尺樓”常象征高聳的樓閣,并帶有典故色彩。最早見于《三國志》中劉備與陳登的對話:劉備以“欲卧百尺樓上”比喻胸懷大志,諷刺許汜隻顧置田買地的狹隘。後世文人如王昌齡等沿用此意象,多用于表達登高望遠的豪情或人生境界的隱喻。

三、山西靈石縣的實體古建築

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夏門村的百尺樓,是清代梁氏家族所建的磚石木結構樓閣。其高約40米(約合古代百尺),共四層,下層為窯洞,上層設穿廊,兼具防禦與居住功能。該建築臨汾河而建,登樓可俯瞰河景與田野,現為當地重要曆史遺存。


注:關于詞牌名與建築實體的區别需注意——文學概念中的“百尺樓”側重意象表達,而靈石百尺樓是具體建築。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山西古建築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百尺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百尺樓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高度為一百尺(一百個尺子)的樓。在中國傳統建築中,樓是指高度較高的建築物,具有特定功能,如宮殿、寺廟、城樓等。因此,百尺樓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一座高度達到一百尺的樓。 拆分部首和筆畫 百尺樓這個詞的部首是百(bǎi)和木(mù),百作為數詞意指“一百”,木則是木質構成的意思。在漢字中,百常常作為數詞的前綴,表示“一百”,而木則是一個常用的字根,表示與木材、木質構成相關的事物。 來源和繁體字 百尺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在《紅樓夢》中,百尺樓是賈府中的一處高樓,是賈府最高的建築物。這個詞出現在小說中,形象地描繪了賈府的氣勢和富貴。此後,百尺樓一詞被廣泛引用,用以形容高樓大廈。 在繁體字中,百尺樓一詞的寫法是「百尺樓」。樓是樓的繁體字,保留了古代文字的特點和變體。盡管現代簡體字成為主導,但在某些場合和文化活動中,繁體字仍然被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百尺樓這個詞的寫法和現代字形有所不同。古代漢字的進化經曆了多次變遷,字形也發生了變化。百字在古代常常寫作「百」的上面多了一橫,并且更偏向形狀的正方形。尺也有多種寫法,通常是一個橫,上面畫兩個豎。樓字在古代寫作「㕘」,像一個屋頂的形狀,其下方則有三個豎,分别代表建築物的支柱。 例句 以下是使用百尺樓一詞的例句: 1. 這座百尺樓是城市的地标之一。 2. 他建了一座百尺樓,作為紀念他的父母。 3. 在鳳凰山上,有一座百尺樓供遊客遊覽。 4. 他看到對面有一座百尺樓,就決定去參觀一下。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百尺樓相關的組詞有:高樓大廈、千尺樓、萬尺樓等。 與百尺樓意義相近的詞語有:百層樓、宏偉樓閣、巍峨大廈、雄偉建築等。 與百尺樓相反的詞語有:矮樓矮房、平房小院、低矮建築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