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尺板的意思、尺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尺板的解释

古代官吏上朝或见上官时记事用的手板。参见“ 尺板斗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尺板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两种器物名称,分别对应不同历史场景:

一、历史释义

  1. 笏板制度(官员用具) 古代官员朝会时手持的狭长板状礼器,材质多为竹、木或玉质。《汉语大词典》记载其长度约合汉制一尺(约23厘米),用于记录君主诏令或臣属奏议。明代《礼制考》描述五品以上官员持象牙笏,六品以下持木笏,是古代官僚体系等级制度的实物体现。

  2. 书写载体(文化工具) 汉代简牍文书体系中,尺板特指长度为一尺的木质书写板材。《居延汉简研究》指出这类板材多用于制作临时文书标签或记事便笺,与常规三尺奏牍形成尺寸差异。出土实物显示其宽度在2-3厘米之间,表面留有墨书痕迹。

二、现代引申义 《现代汉语古器物词汇释》标注该词已退出日常使用,仅存于历史文献及考古研究领域。在书法艺术领域,个别流派将仿古竹木窄条练习纸称作"仿尺板",取其形制古雅之意。网络词典《国学宝典》将其列为"消失的文书用具"类目,与竹简、帛书并列。

网络扩展解释

“尺板”是古代官吏使用的一种记事工具,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官员上朝或拜见上级时手持的记事手板,用于记录重要事项或奏议内容。其材质多为竹木,形状类似长条形板状物。

  2. 用途与背景
    官吏通过手持尺板,随时记录朝会、奏对的内容,类似于现代记事本的功能。这一工具常见于汉代及之后的官场,尤其与“尺板斗食”一词关联,后者代指俸禄微薄的低级官吏(“斗食”为汉代低级官员的俸禄标准)。

  3. 词源与结构

    • “尺”可能指其长度规格(约合古代一尺,约23厘米),或象征官员身份的尺度;
    • “板”强调其扁平、硬质的形态特征。
  4. 相关延伸
    在部分语境中,“尺板”也作为古代礼仪的象征物,体现官员的职责与规范,例如《汉典》提及“尺板”与“尺版”互通,均指向同类器物。

建议需要更深入历史背景或实物考证时,可参考《汉典》等高权威性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水百丈标律不遑枚举不杂常师痴倒传三过四出院吊灯堤围断度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恶宾缝缝连连封估公父贡书规条蝗灾惠崇春江晓景晦心件别鸡骨支牀瘠牛偾豚计辟莨绸连屋礼轻人意重鸬鷀杓潞佛子毷氉猛孤停的木头匿空凝思奴视盘绕婆老镕范戎右儒棋扫房伤寒石花书观水産舒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松风亭俗例天道人事烔烔童穉抟土作人王公大人网师往造瞎聊希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