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惩戒 ”。
惩诫(chéng ji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教育警示意义的复合词,强调通过惩罚手段达到告诫、规劝的目的。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
惩罚与告诫
指对错误行为实施处罚,同时使受罚者吸取教训、改正过失。
例:古代官府对渎职官吏的惩诫,常包含杖责与训诫双重措施。
纪律约束功能
在制度层面指通过规则性处罚维护秩序,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义:“以惩罚方式警戒犯错者”。
源自《说文解字》“惩,止也”,本义为制止过错,引申为处罚(如:惩处、严惩)。
从“言”部,意为警告、劝戒(如:告诫、训诫)。
二字结合体现“以惩为手段,以诫为目的”的教化逻辑。
词汇 | 侧重点 | 情感色彩 |
---|---|---|
惩诫 | 惩罚+教育 | 中性(强调警示) |
惩罚 | 单纯施加处罚 | 中性偏严厉 |
训诫 | 口头警告,无实质处罚 | 中性偏温和 |
“扑作教刑” —— 以杖责作为教化手段,体现早期惩诫思想。
“宜惩诫前事,顾念大局” —— 强调从过往错误中吸取教训。
法院对轻微犯罪者的“惩戒性判决”,常附加社区服务或教育课程。
企业《员工手册》规定:舞弊行为将受降级、罚款等惩诫措施。
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第169页。
查看词条(商务印书馆官网)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631页。
在线检索(汉语大词典检索系统)
中华书局,2016年,第192页“惩”字条。
注:古籍原文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尚书译注》。
“惩诫”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惩诫”由“惩”(惩罚)和“诫”(警告)组成,指通过严厉的惩罚来警示他人,使其认识错误并改正。其核心目的是以惩罚为手段达到教育、警戒的作用,例如在教育、法律或管理场景中规范行为。
现代汉语中,“惩诫”使用频率较低,建议优先使用标准词形“惩戒”。如需引用古籍或特定语境,可保留原写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可参考、4、9等来源。)
班马文章剥葱表面补削惨緑愁红长天乘胜追击吹霎大妈弹抵倒褪睇睨顿滞方面军风月常新棼煴夫妻店感今惟昔肐察构连过去身鹤旧鸿彩黄甲箭房荐擢季弟戒蜡救焚积帐抠心挖肚窥觑理论凌凘眊聩渺远弥竟殁齿恁凭孽孙贫年魄宝清客相公青松囚奴驱劳热诚乳竖上分杉赘设簴奢奓示范丝车碎琼乱玉停属铜鼓同意驼翁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