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设簴的意思、设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设簴的解释

谓悬挂起钟罄。簴,古代悬挂编钟编磬的架子。谓征求教益、建议。《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一》:“或扬旌求士,或设簴待贤。” 李善 注引《鬻子》:“昔 大禹 治天下,以五声听治,为铭於笋簴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鐸;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者挥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设簴"是古代汉语中一个专用于礼乐场景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指设置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木架。该词由"设"(陈列、安置)和"簴"(特制悬挂架)两个语素构成,具体释义如下:

一、本义解析 "簴"在《汉语大词典》中明确标注为古代悬挂编钟、编磬的承重框架,其形制在《周礼·考工记》中有详细记载:"梓人为笋簴",指工匠用梓木制作横梁(笋)与立柱(簴)组成的复合支架。这类礼器架常见于宗庙祭祀与宫廷雅乐场合,具有礼制仪轨的象征意义。

二、历史应用 据《礼记·明堂位》记载,西周时期已形成"设簴四隅"的礼乐规范,即在殿堂四角设置钟磬架以合奏雅乐。这种规制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架上得到实物印证,其多层横梁结构与典籍记载高度吻合。

三、文献例证 唐代杜佑《通典·乐典》记载:"凡大祭祀,设簴于堂下",说明该词专用于描述国家级祭祀活动的礼器陈设。宋代陈旸《乐书》更详细区分了不同等级礼制中簴架的数量与纹饰差异,体现严格的礼乐制度。

注:文献引用依据《汉语大词典》(1997商务印书馆版)、《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及《中国古代音乐文物大系》(大象出版社)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设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与结构

二、引申含义

该词在文献中多引申为君主设立纳谏渠道的象征性表达。例如《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中“设簴待贤”一句,引用大禹典故:通过悬挂不同乐器(鼓、钟、磬等),分别对应接受“道、义、忧”等不同类别的进言,体现古代政治中的广开言路思想。

三、文化内涵

其核心在于:

  1. 礼制象征:乐器架陈设体现礼乐制度
  2. 政治隐喻:以器物为载体表达求贤若渴的态度
  3. 治理智慧:分类纳谏反映系统化管理思维

四、使用注意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文献中极少使用。网络释义存在权威性争议,建议结合《说文解字》《周礼·春官》等典籍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阿爸罢软徧覩璧还鬓环膊膊薄夜不成才产莳都监都来顿段多于尔俸尔禄额数芳时雰埃封石赋赏复元赶逐隔帛儿乖常关补挂绶固定工鼓柁坏颓滑轮贿卖驾鹤迦黎疆畎骄泰淫泆捷报进对镌载拘确利不亏义柳嚲莺娇孟戏木沉产子男权馁士腻粉濆薄楄部泼命强占箧枕罄述起意全诘任道认头软簌簌山魑审稿人熟岁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