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秤锤落井”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彻底断绝音信或踪迹。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用法及文化内涵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字面义
秤锤(秤砣)为铁制重物,落入井中会直接沉底,难以打捞。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169页。
引申义
比喻人或事物彻底消失,杳无音信,再无踪迹可寻。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8卷第1023页。
此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理学著作:
“如秤锤落井,直到底无一毫滞碍。”
——《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朱熹以秤锤沉井为喻,形容道理透彻、直指本质。后世逐渐演变为强调“彻底消失”的贬义用法。
语境特征
示例:
“那笔钱被他卷走,如今如秤锤落井,无处追查。”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8年,第462页。
近义对比
成语以日常器物(秤锤)与生活场景(井)构建隐喻,反映古人通过具象事物表达抽象概念的智慧。井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深不可测”,秤锤代表“沉重下落”,二者结合强化了“永不复现”的意象。
“秤锤落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èng chuí luò jǐng,字面意思是秤锤掉入井中,比喻人或事物失去踪迹、毫无音讯。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像秤锤沉入井底一样,完全消失不见,常用于形容人突然失去联系或消息全无的状态。例如:“他离家后如同秤锤落井,再无音信。”
该成语最早见于宋代释晓莹的《罗湖野录》卷一,原文记载:“福州资福善禅师……自此一别,秤锤落井。” 这里用“秤锤落井”形容禅师离别后杳无音讯的情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出处原文或例句,可查看《罗湖野录》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
白洑薄薄敝肠逼输不毇草房草靸池中之物打油等耐叠加地土牒费米氛霭冯夷高阜闺薄货儿践輮桀壁劫劫巴巴晋明金汤之固颽风鲙虫礼轻人意重眠云庙寝劘砺能解泥牛入海农中瓶甖牝鸡清眼鬼清英寝陵曲柄钻驱迮仁频三白法搔忧衫带上急陕洛骟马胜利在望守心双鬟水电部俗医听来同心协济土遁望人相衔纤绤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