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饬修的意思、饬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饬修的解释

谓思想言行谨严合礼。 宋 苏轼 《祭堂兄子正文》:“昔我先伯父,内行飭修,閭里之师。”一本作“ 飭脩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饬修(chì xiū)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饬”与“修”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向整顿修治、修缮整理的行为或过程,强调在维护、修复中体现规范性与秩序性。以下从词典释义与古籍用例角度分述:


一、本义解析

  1. 饬(chì)

    本义为“整顿、整治”,引申为“使有序、诫勉”。《说文解字》释:“饬,致坚也。”段玉裁注:“饬者,谨也,整治之谓。”其内涵强调通过规范行动达到事物状态的严整有序。

  2. 修(xiū)

    本义为“修饰、修缮”,《说文》曰:“修,饰也。”后扩展为“整治、建造”,如修桥、修史,侧重对已有事物的维护或完善。

合义:

“饬修”融合二者,指通过规范化的整顿手段进行修缮治理,常见于对建筑、礼制、文书等事物的系统性维护。例如:

“饬修宫室,以崇礼制。” —— 指按礼制规范修缮宫殿。


二、引申与古籍用例

在历史文献中,“饬修”多用于描述官方主导的整顿工程,隐含权威性与秩序性:

  1. 工程修缮

    如《清史稿·河渠志》载:

    “饬修堤防,以御水患。”

    指官府下令整修堤坝,抵御洪水。

  2. 礼制整肃

    如《宋史·礼志》提及:

    “饬修祀典,以肃群心。”

    意为整顿祭祀礼仪,以肃正民心。

  3. 文书修正

    清代公文常用“饬修档案”,指对官方档案进行系统整理与勘误,确保文牍规范。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饬修”为“整治修缮”,引《明实录》用例佐证。

  2. 《辞源》(修订本)

    强调其“整饬修治”的双重动作,多见于典章制度语境。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标注其复合词结构,释义侧重“规范性的修治行为”。


“饬修”是兼具秩序性与实践性的治理行为,多用于历史文献描述官方工程、礼制或文书整顿,体现传统社会治理中“整饬以达修缮”的治理逻辑。

网络扩展解释

“饬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ì xiū,其核心含义为思想言行谨严合礼。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均符合礼仪规范,强调言行端正、严谨自律。例如宋代苏轼在《祭堂兄子正文》中提到:“昔我先伯父,内行饬修,閭里之师”,即用此词形容其伯父品德高尚、行为规范,成为乡里的榜样。

  2. 词义辨析

    • “饬”:本义为整顿、使有条理(如“整饬纪律”),也引申为谨慎、守规矩(如“谨饬”)。
    • “修”:此处指修养、修正,而非字面意义的“修理”或“修饰”。
    • 需注意,部分词典(如)提到“修整饰物”的引申义,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较少见,主流含义仍以品德规范为主。
  3.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的道德修养或行为准则,常见于古文或正式语境。例如评价他人品行端正时,可说“其行止饬修,堪为表率”。

“饬修”主要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需结合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苏轼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参察虿盆潮波车尘马足秤铊楚辱触桶错盭丹碧倒戢干戈灯窝凋尽定光佛杖顶门骨地平线东食西宿端居风月主佛罗里达半岛惯历贵壮贱老瞽言萏议华甸回恩胡拿鞬镳禁生齎运觉地菌托居牙雷腾凉州词临鉴柳青娘梅花白靡币米粮螟蛾摩擦力馁腹褭窕潖江口清酒七扭八歪琼荂露七叶貂劝心取决散子伤情食手首当其冲书词调唆无地自处五零二落无生之学曏来霞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