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绳的意思、申绳的详细解释
申绳的解释
执法。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请託无所容,申绳不顾私,明刑而不滥乎所恨,审赏而不加乎附己。”
词语分解
- 申的解释 申 ē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用于记时: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陈述,说明: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 重复,一再:“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 姓。 笔画
- 绳的解释 绳 (繩) é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杂技中的走绳;.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网络扩展解释
“申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ēn shéng,其核心含义是执法,指依照法律或规则进行约束和制裁。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执法:指依法行事,不徇私情。如《抱朴子·臣节》中提到“申绳不顾私”,强调公正执行法度。
- 部分来源(如)将其解释为“不追究过错”,但此说法与其他权威来源矛盾,可能为误读,需以主流解释“执法”为准。
2.字义拆分
- 申:陈述、说明,如“申明”“申请”;也指地支第九位或上海市的别称。
- 绳:原指墨线(木工工具),引申为标准或法度,如“绳之以法”。
3.出处与用例
- 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臣节》:“请託无所容,申绳不顾私”,强调执法时排除私情。
4.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公正执行法律或规则的态度,如“申绳以法”表示严格依法办事。
“申绳”以“执法”为权威释义,虽有部分来源提出“宽容不追究”的解读,但缺乏文献支撑,建议以经典出处和主流解释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申绳》?
《申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宣告,宣传。也可以指控、控告。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申绳》包含两个部首:申和绳。
申的拆分部首是田,它是一个汉字的基本部首,表示田地。申的总笔画数为5。
绳的拆分部首是纟,它是一个汉字的主要部首,表示绳索。绳的总笔画数为11。
来源
《申绳》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申绳以宣,过成盟。”意思是“用绳索拴住牛,以此宣布,告诉大家盟约成立了。”
繁体
《申绳》的繁体字为《申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申绳》可以写作《申繩》或者《申紳》。
例句
他用《申绳》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了大家。
组词
- 申论(指申述、宣述见解的文章或演讲)
- 绳索(指绳或索具)
- 绳结(指用绳子打结)
近义词
- 宣传
- 声称
- 正告
反义词
- 隐瞒
- 掩盖
- 遮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