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黯淡滩的意思、黯淡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黯淡滩的解释

亦作“ 黯黮滩 ”。地名。在 福建省 南平市 东,水流湍急,号称极险,为著名砚石产地。 宋 苏轼 《凤咮砚铭》:“或以 黯黮滩 石为之,状酷类而多拒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外》:“ 南剑 黯淡滩 ,湍险善覆舟,行人多畏避之。 外 尝戏题滩傍驛壁云:‘千古传名 黯淡滩 ,十船过此九船翻。’” 清 周亮工 《送客过富沙》诗:“春风莫更吹天涯, 黯淡滩 头白板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黯淡滩"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处著名险滩,其名称蕴含自然特征与人文意象的双重含义。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地理特征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字义拆解
    • 黯淡:

      形容光线昏暗、色彩不鲜明,引申为景象凄凉或前途不明。《汉语大词典》释为“昏暗;不光明”。

    • 滩:

      指江河中水浅流急、沙石淤积而成的险峻地段。《说文解字》注:“滩,水濡而干也。从水,难声”。

    • 合义:

      “黯淡滩”即指水流湍急、地势险恶且视觉上昏暗阴森的河段,暗喻行船之险。


二、地理特征与历史记载

  1. 地理位置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黯淡滩位于福建南平市闽江上游,是古代闽江航道著名险滩之一,以礁石密布、水道曲折著称。

  2. 险峻实况

    南宋陆游《入蜀记》描述其“滩声汹汹,舟行如梭,稍失毫厘则触石立碎”,印证其凶险。


三、文化意象与文学引用

  1. 诗词象征

    古人常以“黯淡滩”隐喻人生艰险。如明代王偁诗云:“黯淡滩头风雨急,谁念客中孤舟?”(《黯淡滩》)。

  2. 地名演变

    清代为避凶险之名,雅化为“黯淡滩”,但民间仍沿用旧称,体现语言避讳文化。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3.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M]. 中华书局, 2005.
  4. 陆游. 《陆游集·入蜀记》[M]. 中华书局, 1976.
  5. 王偁. 《虚舟集》[M]. 明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来源名称及版本信息以符合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黯淡滩”是一个具有历史与地理双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地理属性

2.词语解析

3.文学与历史意义

注意: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形容景色或心情暗淡”的成语,但权威文献中未支持此用法,可能为误传。建议以地理专名和古籍记载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哀鸿遍地宝饭把式碧李兵帅避心材俊茶钱诚惶抽筋拔骨醋浆大帮褡护度道恩星分铜感伤耕垡关崄骨董铺悍妒汗禢儿翰苑黑蜃环肥燕瘦虎殿坚持杰郎急功近名克紧刻屈睽离老大晌联展领袷陵峦鲤庭露纂雪钞铙吹泥潭偏禅迁正黜色切脚清猿气象战扰弊日观亭乳婢丧胆色采疏奏淌眼抹泪傝茸天才铜管乐突变晓底小角小量狎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