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陕西省 周至县 (原 盩厔县 )的别名。盩,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 二曲 林泉胜, 三川 气象侔。”
(2). 清 初学者 李颙 的别号。 颙 为 周至 人,自署曰 二曲土室病夫 ,学者称 二曲先生 。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近日 二曲 以讲学得名,遂招逼迫,几致凶死。”
二曲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地理概念 二曲指陕西省周至县的古称,源于《水经注》中"山曲曰盩,水曲曰厔"的记载。该地因秦岭山势曲折、黑河水道迂回而得名,清代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明确标注"盩厔,今作周至,俗称二曲"。《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将"二曲"列为周至县别称来源。
二、音乐术语 在传统乐理中,二曲指由两个独立曲调构成的音乐形式,常见于唐宋乐谱。《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收录此义项,例证出自《乐府杂录》所载唐代乐曲结构,强调二曲既可独立演奏,亦可组合成章。
三、历史人物特指 清初思想家李颙(1627-1705)以"二曲"为号,取自周至县别称彰显地域认同,《清史稿·儒林传》记载其"世称二曲先生"。中华书局《清儒学案》评述该别号蕴含"学问如山水双曲,曲折见真"的哲学意蕴。
“二曲”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来源:因古称“盩厔县”得名(“盩”指水曲,“厔”指山曲),合称“二曲”。
历史背景:
人物简介:李颙(1627-1705),字中孚,号“二曲”,明清之际思想家,与黄宗羲、孙奇逢并称“清初三大儒”。
别号由来:
注意:部分网页提到“二曲”形容性格急躁,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词典或文献,可能为误传。建议以地名和人物别号两种用法为准。
爱省白兽门卑小超摇逞剑唇音从师彫鈲斗粮反围剿烽子干季供求率公粥关赋贵宝呵呵火舫加额僭溢甲乙丙丁进驾九源计无复之决躁闶门口香片宽坐阔蹑辣语立脚栗留吝啬鬼流风遗俗论道马头孃磨房末绪纳音鸟市前夜签助青睛懃顺畦畛七祖权略声称十二钟树兵斯鞅笋石蜩蟧颓丧万家春喂食乌駮悟赏象觚小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