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赔纳的意思、赔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赔纳的解释

赔偿缴纳亏损。《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中间谓有不足之数,拟合著当该人等依数赔纳。”《明史·食货志四》:“课额每亏,民多赔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尤可恨者,花户钱粮,年年听其包揽,里社吞声赔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赔纳”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法律和经济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因过失、违约或责任承担而产生的赔偿、缴纳行为。以下从词义解析、历史渊源和使用场景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词义解析

“赔”字本义为补偿损失,如《说文解字》释为“补还也”,强调对财物或权益缺损的弥补;“纳”指缴纳、交付,如《广雅》注“入也”,含强制履行义务之意。两字组合后,“赔纳”特指因过错或契约规定必须偿付钱款或实物的行为。

二、历史渊源

该词可追溯至古代律法体系。例如《唐律疏议·厩库律》规定“损败仓库积聚者,坐赃论,仍令赔纳”,表明唐代已将“赔纳”作为法律责任形式。明清时期契约文书中亦常见“如有违约,须加倍赔纳”等条款,体现其在民事纠纷中的适用性。

三、现代使用场景

  1. 法律领域:指法院判决的损害赔偿执行,如《民法典》第1184条关于财产损失计算的规定。
  2. 经济合同:商业协议中约定的违约赔偿义务,例如工程延期导致的违约金赔纳。
  3. 行政管理:行政机关对过失造成的公共财产损失追偿,如《行政处罚法》第28条涉及的责令赔纳制度。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唐律疏议译注》、中国法律数字图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赔纳”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法律或行政语境中,其核心含义为因过失、失职或亏损而需承担赔偿责任。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赔纳”由“赔”(赔偿)和“纳”(缴纳)组成,字面指赔偿并缴纳亏损部分。常见于古代官方文书,如《元典章》《明史》等,多用于描述因管理不善、失职或账目亏空需补足的情形。


二、历史用例

  1. 元代:如《元典章·户部七·仓库》提到“不足之数,拟合著当该人等依数赔纳”,即要求责任人按数补足亏空。
  2. 明代:《明史·食货志四》记载“课额每亏,民多赔纳”,指赋税不足时,百姓被迫承担补缴责任。
  3. 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批评官吏包揽赋税导致民众“吞声赔纳”,反映强制赔偿的社会问题。

三、近义词与适用场景


四、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更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法律文本中。如需表达类似含义,通常用“赔偿”“追缴”等替代。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可参考《元典章》《明史》等文献,或查看沪江在线词典的详细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败官白象便斋觇探寸衷得人死力點卯都士敦让恶口非业浮说钢鞭高挑儿膏腴公决宫鞋骨节花生子讲众结缔组织解袂吉梦静退筋绝纠耳九里山拘谫军风累土至山联网毛厘南巢扭力天平盘布蟠根错节七重围子魌魋劬録驱暑三育沙坛十死兽锦刷拉水肺蜀士疏牾输忠所当无敌天地折天壤王郎唯物委坠诬诡无运智相知恨晚骁壶效瑞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