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士的意思、都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士的解释

(1).《周礼》官名。掌理都家狱讼事。《周礼·秋官·序官》:“都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 郑玄 注:“都家之士,主治都家吏民之狱讼以告方士者也。” 孙诒让 正义:“都士主治大都、小都、王子弟、公卿采地之狱讼。”

(2).京都或大城市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 马非百 简注:“都,都城或大城市。意思是説乡里人比不上都城或大城市的人文明,有见识。”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尊男、卑女,贵人、贱狙,华族、寒门,别若鸟鱼,蛮獠、都士,絶出智愚,灿然列级,天渊之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都士”一词在汉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周礼》中的官职名称 指古代掌管都家(贵族封地)狱讼事务的官员。根据《周礼·秋官·序官》记载,该官职设有中士2人、下士4人,主要负责处理大都、小都及公卿封地的诉讼案件。郑玄注解说其职责是“主治都家吏民之狱讼以告方士”。

二、指代京都或大城市居民 汉代文献《盐铁论·国疾》提到“鄙儒不如都士”,马非百简注称“都”指都城或大城市,强调城市居民相较于乡里人更文明、有见识。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也用此词体现社会阶层差异。


补充说明: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极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中。两个释义分别体现了古代官职制度和社会文化观念,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段落标题:

意思

《都士》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的是古代官职或官员的称号。

拆分部首和笔画: 段落标题:

部首和笔画

《都士》的部首是「阝」,总共包含了7个笔画。

来源: 段落标题:

来源

《都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一书中。在古代,这是一种官职名称,代表着地方官员的身份。

繁体: 段落标题:

繁体

《都士》的繁体字为「都士」。

古时候汉字写法: 段落标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常常有变化,随着历史演变,《都士》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不同于现代汉字的形态。

例句: 段落标题:

例句

他是京城的一名都士,负责管理市区文教事务。

太守把都士任命为县学的主管。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段落标题:

相关词语

与《都士》相关的词语包括:都尉、县尉、都督等。

近义词有:都尉、县尉。

反义词暂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