踣籍的意思、踣籍的详细解释
踣籍的解释
死伤枕藉。籍,通“ 藉 ”。 唐 于公异 《李晟收复西京露布》:“贼方土崩,我乃霆击,乘其踣籍,遂至於 上兰 。”
词语分解
- 踣的解释 踣 ó 跌倒:屡踣屡起。 倒毙,僵死,破灭:踣其国家。踣毙不振。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 籍的解释 籍 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登记:籍没(?)。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
网络扩展解释
“踣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死伤者纵横相枕而卧的惨状,多用于描述战争或灾难后的场景。其中:
- 踣(bó):本义为跌倒、倒毙,引申为大规模死亡或国家覆灭(如《左传》中“踣其国家”)。
- 籍:通假字“藉”,意为杂乱堆积(如“狼藉”)。
二、引证与用法
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中:“贼方土崩,我乃霆击,乘其踣籍,遂至於上兰”,形容敌军溃败后尸体堆积的场面。
三、近义词
- 枕藉:同样表示尸体或物品杂乱堆积。
- 狼藉:形容散乱、破败之状。
四、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需注意该词带有强烈画面感,多用于描述惨烈场景。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字书、现代词典及文献用例,可通过参考来源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踣籍(bó jí)是一个中文词汇,拆分部首是足部部首和竹辶部首,笔画数为17画。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古代出征战争时,将战死的人的姓名记录在一种称为“籍”的文书上;另一种说法是指古代监狱中记录在犯罪人员身上的字样,用以警示他人。在繁体字中,踣籍的写法是踣輯。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大致相似。例如,踣户古字形显现出踣的义项,而籍古字形则强调籍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使用踣籍的例句:
1.他的名字被踣籍在战争的纪念碑上。
2.这个罪犯的胳膊上刻有踣籍的字样。
和踣籍相关的组词有:踣刑(bó xíng)、踣零(bó líng)等。近义词可以是记录、登记等;反义词可以是忘记、删除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