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节的意思、明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节的解释

(1).表彰节烈。《晋书·周虓传》:“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来叶。”

(2).表明节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諫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詼谐以取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明节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核心释义

明节是由“明”与“节”构成的复合词:

二、古籍用例

  1. 《后汉书·列女传》:

    “既勉夫以明节,又自明其未亡。”

    此处指女子在丈夫死后坚守贞洁,以行动彰明节操。

  2. 《宋史·忠义传》:

    记载士大夫“以死明节”,即以身殉道彰显气节。

三、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明节”已罕用,但“节”的引申词(如“气节”“名节”)仍保留其精神内核,指不可动摇的道德原则(如文天祥《正气歌》的节义观)。


引用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23.
  3. 范晔. 《后汉书》[M]. 中华书局, 1965.
  4. 脱脱. 《宋史》[M]. 中华书局, 1985.

网络扩展解释

“明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两层核心含义,其释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表彰节烈
    指对坚守忠义、节操的人或行为进行公开赞扬。这一用法源自《晋书·周虓传》:“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强调通过表彰弘扬社会正气。

  2. 表明/坚守节操
    指个人在困境或诱惑中恪守道德准则,保持高尚品德。如夏侯湛在《东方朔画赞》序中提到“正谏以明节”,即通过正直的劝谏彰显气节。

二、延伸解析

三、现代释义

现代语境下,“明节”更偏向第二层含义,强调面对压力或诱惑时,坚持原则和道德底线,常见于评价人物品格的场景。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典籍释义与文学用例,如需进一步查阅原文,可参考《晋书》《左传》及相关注释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奔走钻营便民兵精粮足赤帷弹包点兵电阻器鼎官锻炼周内二次污染物梵表芳规蕃畿反目成仇飞刍转饷飞申葛面航模红煤槐耳虎阜骄肠羁苦静场镜圆璧合絶后空前絶羣扣子徕下烈武黎朦子溜水楼店务鸾歌鮎出溜匿空女监评閲憔瘁七贵三公起名情敬轻若鸿毛三环五扣上白上上乘梢长实业界首科税人场榻布太一余粮唐塞天年天壤之别田墌涕泗滂沲鼍更消极晓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