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梅村体的意思、梅村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梅村体的解释

指 清 代诗人 吴伟业 的叙事诗体。 钱仲联 《怎样研究清代诗文》:“﹝ 清 代﹞在诗歌的体式中,也有新的发展。如 吴伟业 的‘梅村体’,与‘长庆体’的纪事诗形式相比,同中有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梅村体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独特风格的创作形式,专指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创立的七言歌行体。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叙事结构与历史意识 该体裁以长篇叙事为骨架,常以历史事件或人物命运为载体,通过“以人系事”的铺陈手法展开。代表作《圆圆曲》以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为线索,穿插“冲冠一怒为红颜”等经典场景,暗含对明亡教训的反思。这种将个人命运置于时代洪流的写法,继承了杜甫“诗史”传统又融入小说笔法。

二、声律创新与意象组合 吴伟业突破传统歌行体式,在平仄转换中创造跌宕起伏的声效。典型如《永和宫词》通过连用“扬州明月”“姑苏夜雨”等江南意象,配合双声叠韵词营造哀婉氛围。这种“韵协宫商、铿锵金玉”的音律美,被赵翼评为“自成格调,足为诗家圭臬”。

三、典故重构与情感张力 梅村体善用历史典故构建多层隐喻,如《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借嵇康绝响典故,既写琴艺更抒亡国之痛。这种“以典述怀”的手法,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被总结为“情韵为深,悲歌当泣”的抒情范式。

该体裁的创立标志着明清之际诗坛的重要转折,钱仲联在《清诗纪事》中指出其“上承元白,下启同光”的枢纽地位,对后世叙事诗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

梅村体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创立的七言歌行叙事诗体,其特点及内涵可综合多源信息归纳如下:

一、核心定义

梅村体得名于吴伟业的号,特指其以七言歌行为载体、以明清易代史实为题材的叙事诗形式,兼具“诗史”价值与艺术创新()。

二、题材与内容

  1. 历史现实性:聚焦明清鼎革之际的战争、政治斗争与宫廷变迁,如《永和宫词》写崇祯帝田妃生平,《圆圆曲》以陈圆圆视角展现吴三桂降清史实()。
  2. 悲剧主题:分为战争悲剧(《松山哀》)、政治悲剧(《读史杂感》)、宫廷悲剧(《洛阳行》)等类别,渗透朝代兴亡的悲怆感()。

三、艺术特色

  1. 结构创新:融合白居易“长庆体”叙事框架与初唐四杰的辞藻华美,采用追叙、插叙等手法增强戏剧性,如《圆圆曲》时空交错的布局()。
  2. 语言风格:讲究声律,善用典故与比喻,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以对比强化讽刺()。
  3. 抒情与叙事结合:在历史叙事中穿插个人身世感慨,如《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借人物命运映射时代悲剧()。

四、诗史地位

梅村体被视为古代叙事诗的新高峰,钱仲联评价其“可备一代诗史”,对清代及后世叙事诗创作影响深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作品或诗学理论,可查阅《吴梅村全集》或相关诗史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卬鼻编户民标律比坿婢妾鱼察见渊鱼唱卯词讼撺耸顇族搭客弹诋灯芯點卯断脰决腹废员分刌讣书海濶天空号愬何郎哄争红嘴绿鹦哥花枝招颤活抖抖活性炭虎帐结构鯚花激犒经说酒麯科脚甲廉隘凌并洛阳面誉背非木板木居海处腻语抛置片面性切错傻人生做十八滩石畬视瞻手谈衰旺说是道非宋子蜪犬陶犬瓦鸡剃度外皮层翫阅无失小汽车小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