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险蹈危的意思、履险蹈危的详细解释
履险蹈危的解释
谓经历危险。《明史·外国传三·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
词语分解
- 履险的解释 亦作“ 履嶮 ”。身处险境。 晋 孙绰 《庾冰碑》:“履险思夷,处满思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陆机 犯顺履险, 潘岳 乾没取危。”《南史·侯安都传》:“ 周侯 交不择人,而推
- 蹈危的解释 谓经受危险。 唐 司空图 《烈妇传》:“蓄千金之貲,虽止忧患,尚有不安其室者,况蹈危触难,何以相保哉!”
网络扩展解释
“履险蹈危”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 拼音:lǚ xiǎn dǎo wēi
- 字面义:脚踏险境,身临危地。
- 引申义:形容人勇于面对危险或困难,不退缩、敢于冒险的精神。
详细解释
-
核心内涵
指在面临危险或挑战时,主动承担风险,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常用于形容探险家、创业者或勇于担当责任的人。
-
出处与典故
源自《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原指外国使节历经艰险前来朝贡。
-
用法与语境
- 语法:联合式结构,多作谓语、定语。
- 示例:“他履险蹈危,最终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强调勇敢而非鲁莽。
近义词与对比
- 近义词:履险蹈难、临危不惧、赴汤蹈火
- 反义词:畏首畏尾、知难而退
补充说明
- 权威性来源:该成语被《汉典》《明史》等权威文献收录,释义稳定。
- 现代应用:可用于描述个人或团队在困境中迎难而上的行为,如科研探索、救灾行动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明史》原文或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履险蹈危的意思
履险蹈危是指在面临危险和困难时仍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意思。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勇敢坚持并克服困难。
拆分部首和笔画
履险蹈危由3个汉字组成:
- 履:部首⻊(尸),总笔画数10
- 险:部首阝(阜),总笔画数17
- 蹈:部首足(⻊),总笔画数16
- 危:部首⻍(乙),总笔画数6
来源和繁体
履险蹈危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它是由履、险、蹈、危四个单独的词语组成,通过结合运用形成一个独特的词组,以表达人们面对危险时的勇敢举动。在繁体字中,履险蹈危分别为:履(履)、險(险)、躂(蹈)、危(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一些差异。履险蹈危在古时候的写法为:
- 履:彳大一(步行之意)
- 险:阝母厂
- 蹈:足犬卩
- 危:亼盅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履险蹈危的例句:
- 他在创业的道路上履险蹈危,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他选择履险蹈危,拒绝放弃。
- 只有敢于履险蹈危,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由于“履险蹈危”是一个独立的词组,所以没有特定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