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鸬鶿杓的意思、鸬鶿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鸬鶿杓的解释

见“ 鸕鷀杓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鸬鶿杓”(也写作“鸕鶿杓”或“鸬鹚杓”)是古代一种形似鸬鹚鸟的酒器,主要用于挹取酒液。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形制与特征

    • 其外观模仿鸬鹚鸟,腹部分为八瓣,每瓣刻有缠枝花纹,柄部细长且微曲,柄首雕刻成鸟头状。材质多为银制,工艺精美,如河南偃师唐墓出土的实物所示。
  2. 历史与文物

    • 考古发现于唐代墓葬(如河南省偃师市杏园唐墓),同时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也藏有同类银器。这类器物反映了唐代酒具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的特点。
  3. 文学意象与象征

    • 因造型独特,常被文人用作豪饮的象征。李白《襄阳歌》中“鸬鹚杓,鹦鹉杯,一日须倾三百杯”即以之体现洒脱不羁;辛弃疾词中亦借用此典表达戒酒的心境。
  4. 用途与搭配

    • 作为挹酒工具,常与樽、杯等酒器配套使用。杓从盛酒器中取酒,再注入杯中,是唐代宴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别称:亦称“鸬杓”,是“鸬鹚杓”的简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物细节或诗词引用,可参考考古报告及《全唐诗》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鸬鶿杓》的意思

《鸬鶿杓》(lú yī sháo)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形容鸬鶿站在水中用嘴将泥沙捧在羽翼中间捣成团后,再将泥沙送到水面上建造自己的巢穴。这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鸬鶿勤劳巧妙的筑巢方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鸬鶿杓》的部首拆分为:“鸟”和“木”,部首为“鸟”,表示与鸟有关的事物,部首为“木”,表示与木材有关的事物。词语《鸬鶿杓》的笔画为15画。

来源及繁体

《鸬鶿杓》最早出现在明代徐文长的《归田绪乘》一书中,用于描述鸬鶿的捕食和筑巢行为。该词的繁体写法为《鸬鷸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词语《鸬鶿杓》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该词可以写作“鸬鷸杓”,其中的繁体字“鷸”即为鸟的古代称呼,意为鸬鶿。

例句

1. 看,湖边那些鸬鶿正在用嘴巧妙地建造自己的巢穴。

2. 鸬鶿杓一样的努力工作,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鸬鶿、水鸟、杓子

近义词:鸬鶿杳

反义词:鸬鶿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