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廐肥的意思、廐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廐肥的解释

即圈肥。牛﹑马﹑猪等家畜的粪尿与垫圈的土﹑草等混合沤成的肥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厩肥(“廐”为“厩”的异体字)指家畜粪尿与垫圈材料(如秸秆、泥土等)混合堆积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料。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构成

厩肥是由牲畜(如牛、马、猪、羊等)的粪便、尿液,结合垫圈的秸秆、杂草、泥土等材料,在畜舍内堆积并经微生物发酵腐熟后形成的肥料。其特点是养分全面、肥效持久,能改善土壤结构。《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牲畜粪尿、垫草和饲料残屑混合堆积沤制成的肥料”。


二、制作与发酵过程

  1. 原料组成

    主要包含:

    • 牲畜排泄物:提供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 垫圈材料:如秸秆、木屑、泥土等,用于吸收尿液并调节碳氮比;
    • 残余饲料:增加有机质含量。
  2. 发酵原理

    在微生物作用下,原料经好氧或厌氧发酵分解,产生腐殖质。此过程需控制水分与通风,通常需堆积3-6个月方可腐熟。腐熟后的厩肥呈暗褐色,无恶臭,质地松散(参考《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肥料卷》)。


三、主要用途与农学价值

  1. 土壤改良

    富含有机质,能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缓解板结,尤其适用于砂质土或黏重土壤的改良。

  2. 养分供给

    含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肥效缓慢持久,常作基肥使用。例如,每吨腐熟厩肥约含氮4-6kg、磷2-4kg、钾5-8kg(数据引自《肥料学》)。

  3. 生态意义

    减少化肥依赖,促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农业理念(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


四、历史名称与别名

古称“圈粪”“栏粪”,《齐民要术》中已有“踏粪法”记载,即利用垫草与粪尿混合积肥的传统方法。部分地区亦俗称“土粪”“草粪”(《汉语大词典》)。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肥料卷》,中国农业出版社
  3. 中国农业信息网. 有机肥料施用技术指南,2023年
  4. 《肥料学》,王申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5.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注:因词典类内容无公开在线链接,来源仅标注权威出版物名称;农业政策类参考中国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开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厩肥”的正确写法应为“厩肥”(“厩”指牲畜圈舍),指牲畜粪尿与垫料(如秸秆、草等)在畜舍中混合堆积发酵后形成的有机肥料。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来源
    厩肥是传统农业中重要的有机肥,主要由牲畜(如牛、马、猪等)的排泄物与垫圈材料混合堆积腐熟而成。其成分包含动物粪便中的氮、磷、钾等养分,以及植物性垫料的纤维素等有机物。

  2. 制作与腐熟过程
    牲畜日常排泄的粪尿与垫料在畜舍中自然堆积,经微生物分解发酵,逐渐转化为腐殖质。这一过程需控制水分和通气条件,避免养分流失或产生有害物质(如氨气)。

  3. 作用与特点

    • 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 养分全面:含多种中微量元素,肥效持久但释放缓慢,适合作为基肥使用。
  4. 与其他肥料的区别
    厩肥属于“粪尿肥”类别,而沤肥(如、2、4所述)是通过淹水条件分解植物性材料制成的肥料,两者原料和腐熟方式不同。

提示:现代规模化养殖中,厩肥可通过沼气发酵等方式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别人正在浏览...

埃氛矮屋杯瓢薜户冰绡铛脚刺史储贾词元撮科打鬨黨比店铺雕盘绮食东抹西涂恩书粪箕伏小钢管赶闹子甘腝赶骚根干梗草汞槽狗种豪士呵察诲示活字合金嘉赐腱弓交搆狡诡骄溢斠准九代九曲糠粞考教癞子栏竿棂床灵沼隆丽蒙吏妙赏缪乱蔫巴巴贫困潦倒三终嬗娟数据库斯冰艘次贪兵唾壶闻说五凤楼汙俗相要现金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