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嘉赐的意思、嘉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嘉赐的解释

亦作“ 嘉锡 ”。谓朝廷的赏赐。 三国 魏 曹丕 《赐故太尉杨彪几杖诏》:“昔 孔光 卓茂 ,皆以淑德高年,受兹嘉赐。”《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唯 歆 出而嫁之。帝叹息”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歆 居股肱之任,同元首之重,则当公言皇朝,以彰天泽,而默受嘉赐,独为君子,既犯作福之嫌,又违必去之义,可谓匹夫之仁,蹈道则未也。”《梁书·武帝纪上》:“圣朝永言旧式,隆此眷命。侯伯盛典,方轨前烈。嘉锡隆被,礼数昭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嘉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1. 基本含义
    由“嘉”(美好、赞许)和“赐”(给予、赏赐)组成,指君主或上级对下级的恩宠与奖赏,常用于表达对德行或功绩的认可。例如《三国志》中记载华歆因德行受赏,即属此类。

  2. 历史用例
    三国时期曹丕在诏书中提到“嘉赐”用于表彰年高德劭者,如孔光、卓茂等贤臣(《赐故太尉杨彪几杖诏》),体现其作为朝廷正式赏赐的性质。

  3. 异体与扩展
    亦作“嘉锡”,如《梁书》中“嘉锡隆被”描述帝王对臣子的丰厚赏赐,强调礼仪与尊崇。

  4. 现代引申
    作为人名时,“嘉赐”寓意吉祥、感恩等美好品质,但此用法为现代扩展,与古代原义有所区别。

  5.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正式语境,描述权威者对下级的褒奖行为,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案例,可参考《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及曹丕相关诏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嘉赐

嘉赐(jiā c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赐予珍贵、宝贵的礼物或恩惠。

嘉赐的部首是口(kǒu),总共有11个笔画。

嘉赐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它的最初的意思是吉祥美好。嘉字表示吉祥,赐字则表示赐予、给予。后来,嘉赐的意义扩展,也表示给予珍贵的礼物、恩惠。

在繁体字中,嘉赐的写法为「嘉賜」。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嘉赐在古代的写法为「佳賜」,其中「佳」字表示美好、优秀的意思,「賜」字则表示赏赐、给予。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来说明嘉赐的用法:

  1. 他受到了天皇的嘉赐,获得了一枚珍贵的勋章。
  2. 父母给予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嘉赐。
  3. 他的音乐才华受到了嘉赐,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与嘉赐相关的组词有:嘉奖、赐予、赏赐。

嘉赐的近义词包括:恩赐、施予、给予。

嘉赐的反义词则是:剥夺、拒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