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等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调度等,以保证用户获得优质的电能。
电力系统(diàn lì xì tǒng)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指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其核心功能是将一次能源(如煤炭、水力、风能等)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网络高效、安全地输送至各类用户。根据《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的定义,它是一个将自然界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设施及配电系统供给用户使用的统一整体。
包括火力、水力、核能、风电及光伏等发电厂,负责将其他形式能源转换为电能。例如三峡水电站通过水轮机将水能转化为交流电。
由升压/降压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如±800kV特高压直流)组成,实现电能远距离传输。国家电网技术规范要求500kV及以上线路承担跨区域输电。
配电系统将电能降压分配至用户端,涵盖工业设备、商业用电及居民生活用电等场景。智能电表等设备实现用电数据实时监测。
需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 38755-2019),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2.5%,系统结构持续向低碳化转型。
现代电力系统融合信息通信技术(如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建设),实现源网荷储动态协调。
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电力系统支撑着工业生产(占全社会用电量67%)、交通运输电气化及数字经济发展。中国科学院研究指出,系统可靠性每提升1%,可减少国民经济损失约120亿元。
权威参考来源
http://openstd.samr.gov.cn/bzgk/gb/std_list?p.p1=0&p.p90=circular_date&p.p91=desc
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是实现电能从生产端到用户端传输和分配的整体网络。以下是详细解释:
发电环节
通过火力、水力、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方式将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发电厂(如火电厂、水电站)是电力系统的起点。
输电与变电
配电与用电
实时平衡
电能无法大规模存储,发电量需与用电负荷实时匹配,否则可能导致频率波动或停电。
系统稳定性
需维持电压、频率在允许范围内,例如中国标准频率为50Hz±0.2Hz,电压偏差不超过±10%。
规模与复杂性
涵盖地理范围广(如跨区域电网),设备种类多(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等)。
按电压等级
按功能划分
按电流类型
民生与工业
家庭照明、工厂设备、交通系统(如高铁、地铁)均依赖稳定电力供应。
新能源并网
整合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需配套储能和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
通过数字化技术(如智能电表、物联网)实现供需互动和故障自愈。
如需更专业的术语解析(如“潮流计算”“短路电流”),可进一步补充说明。
毕壤搏战卜筊猜迫蝉衫麟带车辂嗔责抽选电挂电能表颠崖动众短櫂发兵防不及防风清弊絶轧空头隔落怪诡过羡诂训锢滞豪怒后哲皇祜蛣蜋介之推谨强锦团花簇紧着据证刻漏狂朋怪侣廊腰缦回栏骑臁刃历心牦旄门启女妭轻巧青蟹清懿啓验七姊妹撒欢森挺少憩睡眼淑人君子叔丈人司春四仙桌陶暑铁室拖步图堡魏科五乘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