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针度人的意思、金针度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针度人的解释

[teach others a knack of the trade] 古指采娘七夕祭织女,得金针而刺绣越发长进。比喻将高明的技艺、秘诀授与他人

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

详细解释

唐 白居易 有《白氏金针诗格》三卷。见《宋史·艺文志八》。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因谓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明 李贽 《四书评·大学》:“三纲领处,鸳鸯画出;八条目处,金针度人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陆放翁 曰:‘文章切忌参死句。’ 黄山谷 曰:‘文章切忌随人后。’皆金针度人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针度人,汉语成语,本义指将刺绣技艺中的金针秘法传授他人,引申比喻将精深技艺或独门诀窍无私传授。该典故出自金代元好问《论诗三首》其二:“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原诗以刺绣为喻,劝人展示成果但保留技法,后反其意形成成语,强调倾囊相授的师道精神。

《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于人”,《现代汉语词典》则注“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引申为传授”,均突显知识传递的核心内涵。此成语多用于学术传承、技艺教学等场景,如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记载文人交流时“金针暗度,不示以铜铁而授以金”,体现文化精英间的技艺承袭。

当代使用中,“金针度人”既可用于赞美师长无私传授,如“张教授金针度人,将毕生研究心得编成教材”,亦可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例如故宫文物修复师“以金针度人之心培养新一代匠人”。成语结构保留古汉语特征,“度”通假“渡”的用法,折射出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字形演变的典型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金针度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含义

二、出处

  1. 典故来源:唐代冯翊《桂苑丛谈·史遗》记载,采娘在七夕祭拜织女时,获赠金针,此后刺绣技艺突飞猛进,后人以此比喻传授绝技。
  2. 诗词引用:元代元好问在《论诗》中写道:“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进一步强化了成语的文学内涵。

三、用法

四、近义与反义

五、扩展知识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百度百科等来源(综合自)。

别人正在浏览...

安祥庳湿巉险春人澹坐斗鸡走犬短兵接贰心罚点球纷淆干将莫邪含冤负屈好奇心蒿焄鸿宝篲泛画涂尖薄交口赞誉金牋奏曲迥异绝薪止火恳到空劳空子口辅闚寻吏体流脓六体龙鸡鲈江论年旄车念恋攀翻辟回愆和清单齐圣全福寿设佛绳屈施惠石闸水过鸭背私厚虒台松节油探元天表头出头没脱略委废五公五浊恶世饷司险猾先回小儿麻痹症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