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禄的意思、寄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禄的解释

寄禄官。 宋 陆游 《吏部郎中苏君墓志铭》:“以 绍熙 三年五月某甲子,遇疾捐馆舍,享年六十有四,寄禄至朝请大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寄禄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制度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官员仅挂职名而领取俸禄,不实际担任具体职务。该词最早见于宋代官制体系,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代实行“寄禄官”制度,官员的品级、俸禄与实际职事分离,官衔仅作为确定待遇等级的依据。从构词法分析,“寄”取“依附、寄托”之义,“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给,《说文解字》释“禄”为“福也”,引申指国家发放的官俸。

在具体应用中,寄禄制度体现了古代官僚体系的品阶化管理特征。如《文献通考·职官考》所述,宋代官员的“本官”决定其俸禄标准,实际职务则另授“差遣”,这种职、权分离的制度设计既保障了官员待遇,又便于朝廷灵活调配人事。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述该制度“名实混淆,官与职分”,客观上促进了官僚队伍的稳定。

现代汉语词典中,《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挂空衔领取俸禄”,《辞海》则从历史制度角度注解为“宋代表示官员品级的虚衔”。这一词汇至今仍用于描述古代官僚制度及类比现代社会中的虚职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寄禄”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背景区分:

一、宋代官制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含义)

指宋代实行的“寄禄官”制度,即官员的官衔仅用于确定品级和俸禄,与其实际职务无关。

二、文学语境中的引申义(较少见)

作为四字成语时,字面可解为“寄托俸禄”,引申为将希望或心愿托付他人。但此用法在古籍中罕见,现代更侧重于历史制度含义。

扩展阅读建议

若需了解宋代官制细节,可参考《宋史·职官志》或司马光《涑水记闻》等史料,通过查字典来源获取更多实例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傲侈聱牙佶屈白垩白衫杯池秉道不肯饬禁仇繇疵失荡涤丹渊琱饰短笛犊车麈尾钝朴独摇手二条法隆寺幡幡分日关领孤峯规靡横祸非灾槐蝉江曲将养角觝社界稻旌旃金琖银台绝育抗木零蛋灵体萌动面熟盘绦清苍蛩机榷盐神乎石堪子士孙食田饰语鼠瘻说堂孰食私第四郊汰侈天高皇帝远危言耸听无论何时襐服仙闺小竢邪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