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纪功碑的意思、纪功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纪功碑的解释

记载功绩的石碑。《旧唐书·姜行本传》:“其处有 班超 纪功碑。”《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上》:“十月,天子使来,赐王纪功碑。”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一章:“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 长江 、 嘉陵江 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原注:“现为 重庆市 人民解放纪念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纪功碑,又称“记功碑”或“功德碑”,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石刻文献形式,主要用于记载个人或群体的功勋业绩、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工程成就,以期流芳后世。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定义

“纪功碑”由“纪”(记载)、“功”(功绩、功劳)、“碑”(竖立的石刻)三字构成。《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记载功绩的石碑。” 其本质功能是通过刻石铭文的方式,永久性地记录值得表彰的事迹,具有强烈的纪念性与表彰性。

二、形制与功能特征

  1. 物质载体:通常选用坚固耐久的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竖立,形制多为长方形或螭首龟趺(碑额雕龙,碑座为龟形),象征稳固与永恒。
  2. 铭文内容:
    • 记述功勋主体(个人、军队、帝王、官员等)的功绩。
    • 详述事件经过、成就细节(如战争胜利、水利工程、外交盟约)。
    • 常包含颂扬之辞、立碑缘由、立碑者及时间。
    • 部分碑文由著名文人或书法家撰写、书丹,兼具文学与艺术价值(如唐代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3. 核心功能:
    • 纪念表彰:昭示功绩,彰显荣耀,激励后人。《辞海》指出其目的在于“使功绩传之久远”。
    • 历史见证:作为第一手史料,为后世研究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社会提供实物证据(如东汉《裴岑纪功碑》记载汉与匈奴战事)。
    • 宣示权威:帝王或官方所立纪功碑,常具宣扬威德、巩固统治合法性的政治意图(如清乾隆帝多处立碑纪念平定边疆之功)。

三、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纪功碑传统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刻石纪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游天下所立石刻(如《泰山刻石》),虽非独立碑形,实开帝王纪功之先河。东汉后,形制完备的纪功碑大量出现,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价值体现在:

四、与相关概念辨析

纪功碑是中国古代以石刻形式记载功勋业绩、重大事件的纪念碑刻,兼具历史文献价值、书法艺术价值与文化遗产价值,是中华文明“金石不朽”传统的典型体现。

主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 “纪功碑”词条释义。(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海》(第七版) - “碑”及“纪功碑”相关条目。(上海辞书出版社)
  3.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 对馆藏古代碑刻(如东汉《幽州书佐秦君石阙》)的背景介绍中阐释纪功碑功能。(www.chnmuseum.cn
  4. 《中国金石学概论》(马衡著) - 系统论述碑刻分类及纪功碑的历史地位。(学术专著)
  5. 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库 - 对现存著名纪功碑(如格登山纪功碑)的官方认定与说明。(www.ncha.gov.cn

网络扩展解释

“纪功碑”指为纪念重大功绩或历史事件而竖立的石碑,主要用于记载功勋、表彰贡献或铭记重要时刻。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1. 定义
    纪功碑是古代至近现代常见的纪念性建筑形式,通常以石材建造,表面镌刻文字或图案,记录战役胜利、工程建设、历史人物功绩等。例如《旧唐书》提到班超纪功碑,印证其历史渊源。

  2. 结构特点
    多为立柱形或碑状,部分采用盔顶、八角柱体等设计,如重庆解放碑最初为木质结构,后改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二、典型实例

  1. 重庆解放碑
    原为1947年建成的“抗战胜利纪功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该碑经历多次改建,现为重庆地标。

  2. 乾隆纪功碑
    位于雅什库里湖畔,以满、汉、维吾尔三种文字记载清朝平定大小和卓战役的经过。

三、文化意义

纪功碑不仅是历史见证,还承载着民族精神。如国民政府修建的“精神堡垒”被毁后,民众仍通过立旗杆、建新碑延续纪念传统。此类碑刻常被收录于史书或文学作品中,如《红岩》提到重庆纪功碑。

若需更多案例或历史细节,可参考《新五代史》《旧唐书》等文献,或查阅重庆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寅奔荡变侮草写车幔秤铊虽小压千斤撦磔醇壹磁场德法敌拟东邦断背山顿寄犯手脚幡子飞鹰走犬分色镜头高梯公府遘扇古话轨程瑰玮滚烫国制后起间会厌将巨家竖枷杖鲸潮惊急力樛葛咀徵含商廓填賫旨栏柜乐艺连墙辽壤零孤鳞屑隆丰轮文马厮牡橭谴呪软泥颯纚丧煞上簿失马塞翁适軄授能韬秘脱大罔既相厄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