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紀功碑的意思、紀功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紀功碑的解釋

記載功績的石碑。《舊唐書·姜行本傳》:“其處有 班超 紀功碑。”《新五代史·梁太祖紀上》:“十月,天子使來,賜王紀功碑。” 羅廣斌 楊益言 《紅岩》第一章:“抗戰勝利紀功碑,隱沒在灰蒙蒙的霧海裡, 長江 、 嘉陵江 彙合處的山城,被濃雲迷霧籠罩着。”原注:“現為 重慶市 人民解放紀念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紀功碑”指為紀念重大功績或曆史事件而豎立的石碑,主要用于記載功勳、表彰貢獻或銘記重要時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定義
    紀功碑是古代至近現代常見的紀念性建築形式,通常以石材建造,表面镌刻文字或圖案,記錄戰役勝利、工程建設、曆史人物功績等。例如《舊唐書》提到班超紀功碑,印證其曆史淵源。

  2. 結構特點
    多為立柱形或碑狀,部分采用盔頂、八角柱體等設計,如重慶解放碑最初為木質結構,後改為鋼筋混凝土材質。

二、典型實例

  1. 重慶解放碑
    原為1947年建成的“抗戰勝利紀功碑”,紀念抗日戰争勝利,後更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該碑經曆多次改建,現為重慶地标。

  2. 乾隆紀功碑
    位于雅什庫裡湖畔,以滿、漢、維吾爾三種文字記載清朝平定大小和卓戰役的經過。

三、文化意義

紀功碑不僅是曆史見證,還承載着民族精神。如國民政府修建的“精神堡壘”被毀後,民衆仍通過立旗杆、建新碑延續紀念傳統。此類碑刻常被收錄于史書或文學作品中,如《紅岩》提到重慶紀功碑。

若需更多案例或曆史細節,可參考《新五代史》《舊唐書》等文獻,或查閱重慶地方志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紀功碑的意思

紀功碑是指為了紀念或記錄重大功績或事件而立的石碑或石刻。它通常用于紀念英雄、将軍或重要的曆史事件,是曆史文化遺産中重要的一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紀功碑的拆分部首為糸(纟)、人、石,共3個部首。

紀功碑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紀功碑一詞來源于漢語,由紀(jì)、功(gōng)、碑(bēi)三個字組成。紀指記錄、記述;功指功績、功勳;碑指石碑或刻字于石碑上。

繁體

紀功碑的繁體字形為紀功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對于紀功碑的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規定,而是隨着時代的改變而逐漸演變。因此,在古代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形式和變體的紀功碑寫法。

例句

1. 這座紀功碑是為了紀念宋代名将嶽飛而立。

2. 這個壯麗的紀功碑記錄了我們民族的偉大曆史。

組詞

紀念、記錄、功勳、石碑、石刻、曆史

近義詞

紀念碑、紀事碑、紀念塔

反義詞

遺忘、湮滅、泯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