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诘武的意思、诘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诘武的解释

犹讲武,治兵。 明 李东阳 《应制启沃诗·讲武》:“ 周 代守成方詰武, 汉 廷习射本称文。” 清 阮元 《驾幸南苑大阅恭纪》诗:“端为太平亲詰武,簫鐃归唱帝之回。”参见“ 詰戎治兵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诘武”的释义与探源

根据权威汉语辞书的查证,“诘武”一词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或固定词组,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主要工具书中均未收录该词条。其含义需从构词语素“诘”与“武”的本义进行推断,并需注意可能的讹误或特定语境用法。

  1. 语素解析:

    • 诘 (jié): 本义为追问、责问、盘问。如《说文解字》:“诘,问也。”引申为查究、追究、曲折等义。在古文中也常与“屈”或“佶”通假,表示曲折或健壮。
    • 武 (wǔ): 本义与军事、勇力、搏斗相关。如《说文解字》:“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泛指武力、军事、勇猛、技击等。
  2. “诘武”的可能含义推测: 结合两个语素的本义,“诘武”可能意指:

    • 责问武力/军事行为: 强调对使用武力或军事行动的质疑、追究或批判。此解侧重“诘”的责问义与“武”的军事义结合。
    • 盘查武备/军事事务: 指对军事装备、军队情况或战争相关事务进行查问、考核。此解侧重“诘”的查究义与“武”的军事义结合。
    • 曲折的武力/非正规军事行动: 若“诘”取“曲折”义(较少见,需特定语境),则可能指非正面的、迂回的或非正规的武力运用方式。
    • 健壮的武力: 若“诘”通“佶”(健壮),则可能形容强健有力的武力(此解更罕见,且“佶”本身有健壮义,通假必要性低)。
  3. 重要提示与建议:

    • 非标准词汇: 必须强调,“诘武”并非现代汉语规范词汇,其使用极其罕见,且未被权威辞书收录。其确切含义需依赖具体上下文判断。
    • 可能的讹误: 用户需确认是否为“诘屈”(形容文句艰涩难懂)、“佶屈”(同“诘屈”)或“诘戎”(见于古文,指治理军事)等词的误写。其中“诘戎”是古语词,意为“治兵,整治军事”,《尚书·周书·立政》有“其克诘尔戎兵”句。
    • 语境依赖: 若在特定文本(如古籍、特定领域文献或网络用语)中遇到此词,其含义需严格依据该语境分析。

结论: “诘武”一词在标准汉语辞书中无收录,非现代汉语常用词。其含义需拆解为“诘”(责问/查究/曲折)与“武”(军事/武力)进行推测,可能指向“责问武力”、“盘查武备”或“曲折的武力”等意,但均属推测且缺乏广泛认可。用户应首先核查是否为“诘戎”(治兵)、“诘屈”(艰涩)等词的误写,并依据具体使用语境确定其意。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诘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释义
    “诘武”读作jié wǔ(注音:ㄐㄧㄝˊ ㄨˇ),意为讲习武事、治理军队。该词由“诘”(本义为责问、整顿)和“武”(军事、武力)组合而成,引申为通过整顿和训练来强化军事能力。

  2. 文献例证

    • 明代李东阳在《应制启沃诗·讲武》中写道:“周代守成方詰武,汉廷习射本称文”,表明周代通过“诘武”巩固政权。
    • 清代阮元《驾幸南苑大阅恭纪》诗云:“端为太平亲詰武,簫鐃归唱帝之回”,描述帝王为维护太平而亲自整顿军队的场景。
  3. 关联词汇
    “诘武”与“诘戎治兵”相关,后者出自《尚书·周官》,意为整顿军事、训练士兵,两者均强调军事管理的严谨性。

  4.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历史研究,属于生僻词汇。

总结来说,“诘武”是古代对军事训练和军队治理的雅称,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柏洞巴镘辨日炎凉表叔笔音勃乱膊子惨裂齿条春秋榜大宫单幅门定国安邦丁口钱碓捣二十四番花信风扶奬负赁抚谕沟垒骨骸顾惜汉策悍吏狠骄鸿罿化涂诙啁骄扬假期节朔巾服迥绝箕瓢昆岳浪侃目别汇分南京牛衣对泣铺叠岐出岐入秋思羣国趋影忍古任石热切软顽山面审势手尾顺水放船顺蔓摸瓜驷不及舌提级头龙王八崽子委巷下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