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结帨的意思、结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结帨的解释

(1).古代嫁女仪式之一。《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郑玄 注:“帨,佩巾。” 晋 皇甫谧 《女怨》诗:“施衿结帨,三命丁寧。”

(2).指成婚。 唐 独孤及 《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夫人 河南 独孤氏 ……结帨宜室四十有四载。” 明 朱鼎 《玉镜台记·下镜》:“结帨未堪承母命,觉含羞。”参见“ 结縭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结帨(jié shuì)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结”与“帨”二字组成,专指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或婚嫁礼仪中的特定动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从权威典籍角度分述其含义:

一、字义溯源

  1. “帨”之本义

    “帨”指佩巾,即古代女子随身佩戴的巾帕。《说文解字·巾部》释:“帨,佩巾也。” 其材质多为丝帛,既可拭物,亦为装饰。

  2. “结”之动作

    “结”意为系扎、束系。《礼记·内则》载:“妇事舅姑……左佩纷帨。”郑玄注:“帨,拭物之佩巾也。” 此处“结”即指将帨巾系于腰间或衣带。

二、礼仪场景与文化象征

  1. 及笄礼中的“结帨”

    女子十五岁行笄礼(成年礼)时,需将垂发束起并佩戴发笄,同时“结帨”象征成年。《仪礼·士昏礼》载:“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贾公彦疏:“笄女之礼,结帨以示成。”

  2. 婚礼中的核心仪式

    婚礼中“结帨”标志女子身份转变。《礼记·内则》载:“子生……女子设帨于门右。”婚礼时,母亲为女儿系帨巾,寓意托付于夫家。孔颖达疏:“结帨者,嫁时所佩巾,结之以示敬。”

三、文化符号与隐喻

“结帨”不仅是动作,更承载伦理意义:

四、典籍中的用例印证

  1. 《礼记·内则》

    “女子十年不出……执麻枲,治丝茧……观于祭祀……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其成年后“结帨”即承此训导。

  2. 《仪礼·士昏礼》

    详述纳采至亲迎流程,其中“母施衿结帨”为女子出阁前母亲所行之礼。


参考文献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4. 《毛诗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标注权威出版社版本以符合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结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与婚姻相关的仪式或状态,具体含义如下:

1.古代嫁女仪式之一

2.指代成婚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仪礼》、皇甫谧《女怨》诗等原始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爱毛反裘爆腾弁服伯姜藏命冲场摧抑独胆英雄对脉发光漆反缚犯历烦恼身腐胔庚泥遘纷广寒滚案国家资本主义和凤和域鸿历怀羊讙露画障讲臣借贷竞度埳轲靠牌子课订刻溪匡救弥缝枯菀骊黄没头鬼猛虡濛漠浅礁铅字日月丽天沙米勝處生炁説真方廋隐尿胞啴谐调频立体声广播蹄囓彤陛童山文字改革汙手垢面吴赵献赋小春庨豁小丧新发于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