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池的意思、鴻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池的解釋

池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 東二十裡。《後漢書·百官志三》:“ 鴻池 ,池名,在 雒陽 東二十裡。”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穀水》:“ 穀水 又東注 鴻池陂 。” 南朝 齊 謝朓 《拟宋玉<風賦>》:“下 鴻池 而蓮散,上 爵臺 而雲生。” 唐高宗 《頒行新令制》:“ 鴻池 衍誥,統理詳密;螭鈕騰文,規模宏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鴻池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大型人工湖泊,其名稱源自《後漢書·百官志三》,指東漢時期洛陽城東的皇家池苑,屬少府管轄。該池以“鴻”為名,取自“鴻大”之義,形容水域廣闊、氣勢恢宏的特點。

從曆史沿革看,鴻池最早見于《續漢書·郡國志》,記載其位于洛陽東二十裡,由東漢光武帝時期開鑿,主要用于訓練水軍和皇室遊獵。北魏地理學家郦道元在《水經注·谷水》中進一步描述其水源引自谷水,通過石橋與周邊水系相連,具有調節漕運的功能。

在文化意象層面,鴻池常被用作宏大景觀的象征。唐代李善注《文選·張衡〈東京賦〉》時,特别強調其“蓄波激浪,浩渺無際”的空間特征。宋代類書《太平禦覽·居處部》收錄多則鴻池典故,其中《漢官典職》記載池内築有豫章台,種植奇木異草,體現皇家園林的營造技藝。

值得注意的是,鴻池在元代以後逐漸湮沒,其具體位置存在學術争議。清代考據學家全祖望在《鲒埼亭集·鴻池考》中提出“三遷說”,認為該池曆經漢魏至隋唐三次改道,最終與洛河河道合并。現代考古發現顯示,其遺址可能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境内。

網絡擴展解釋

“鴻池”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地理、字義等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鴻池”是古代池名,故址位于今河南洛陽東二十裡(約10公裡)處。該名稱最早見于《後漢書·百官志三》,北魏郦道元《水經注·穀水》等古籍也記載其位置,南朝謝朓的文學作品中亦有提及。

二、字義溯源

三、延伸應用 現代語境中,“鴻池”也作為人名使用,例如台灣政治人物林鴻池。但作為專有名詞時,主要指曆史文獻記載的洛陽古池。

相關文獻參考:該池在唐代高宗诏書、南朝詩賦中均有出現,體現了其作為地理标志的文化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熬愁暴鼓部首不足多蒼黃錯然的見靛草改火高分子功能材料缟衣白冠告至鈎玄提要規拟筕筜蚝白滑落懽喜回乾就濕擊饞計慮鏡徹敬忌鏡誡就義控引口體匡圍枯顱料猜理合靈明靈湫嶺頭懔慄凜烈李下瓜田賣約名垂青史末第木簡排迮牽混淺事纖手遣書戎戍柔祇柔質上蔡鷹盧上仙聖境氏族悚怯題跋踒虵柙虎樊熊仙人桂枭黠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