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 東二十裡。《後漢書·百官志三》:“ 鴻池 ,池名,在 雒陽 東二十裡。”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穀水》:“ 穀水 又東注 鴻池陂 。” 南朝 齊 謝朓 《拟宋玉<風賦>》:“下 鴻池 而蓮散,上 爵臺 而雲生。” 唐高宗 《頒行新令制》:“ 鴻池 衍誥,統理詳密;螭鈕騰文,規模宏遠。”
“鴻池”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地理、字義等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鴻池”是古代池名,故址位于今河南洛陽東二十裡(約10公裡)處。該名稱最早見于《後漢書·百官志三》,北魏郦道元《水經注·穀水》等古籍也記載其位置,南朝謝朓的文學作品中亦有提及。
二、字義溯源
三、延伸應用 現代語境中,“鴻池”也作為人名使用,例如台灣政治人物林鴻池。但作為專有名詞時,主要指曆史文獻記載的洛陽古池。
相關文獻參考:該池在唐代高宗诏書、南朝詩賦中均有出現,體現了其作為地理标志的文化意義。
《鴻池》這個詞可以指代一個古代傳說中的湖泊。它在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來形容湖泊的廣闊和深遠。
《鴻池》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鳥”和“水”。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為5畫和6畫。
《鴻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表林上》一書中,描述了湖泊的遼闊和水勢的浩渺,後來成為了一個形容詞。
《鴻池》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鴻池」。
在古時,鴻池這個詞的寫法并不固定,多種寫法均可見。不過最常見的寫法是象形字的「鳥」和「水」組合而成的形狀。
1. 昔日的鴻池,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2. 這座城市的夜景就像是一片鴻池,燈光泛濫。
1. 鴻池泛舟
2. 鴻池美景
3. 鴻池湖
1. 大湖
2. 廣大湖泊
3. 巨池
1. 小溪
2. 狹窄河流
3. 短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