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孔明的意思、孔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孔明的解释

(1).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 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薛综 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

(2).很明达;很明晰。《汉书·叙传下》:“乌呼 史迁 ,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羣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吕向 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 唐 王维 《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

(3).指明显。 唐 韩愈 《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

(4). 诸葛亮 的字。 三国 蜀 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 末,隐居 隆中 ,世称“卧龙”。 刘备 三顾草庐,他提出联 吴 抗 曹 的策略,遂成为 刘备 的主要谋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 卧龙 得 孔明 。”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 孔明 、知六壬的 鬼谷 、画八卦的 伏羲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孔明”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1. 基本字义解析

    根据《汉语大词典》,“孔”意为“通达、深远”,“明”指“光明、智慧”,二字组合构成并列式复合词,表示“极其聪慧、通晓事理”。此义项多用于古汉语,例如《诗经·小雅》中“孔明德行”即形容品德高尚且智慧深远之人。

  2. 历史人物专指

    作为专有名词,“孔明”特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其字取自《周易·系辞》“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寄寓“洞悉天地之理”的深意。此用法已成为中华文化中智慧与忠义的象征符号。

  3. 引申文化意象

    《中国历史人物辞典》指出,“孔明”在现代汉语中衍生出两类引申义:

    • 借代智谋超群者,如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孔明”
    • 指代传统工艺品“孔明灯”,源自诸葛亮发明军用照明工具的典故。
  4. 语言学演变考据

    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强调,该词经历了从形容词到专有名词的语义窄化过程。魏晋以前多作形容词使用,如《后汉书》载“孔明之谋”,唐宋后逐渐固化为诸葛亮代称。

网络扩展解释

“孔明”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结合多个来源信息综合呈现:

一、古汉语基本释义

  1. 词义解析
    “孔明”原为形容词性短语,由“孔”(副词,表程度)和“明”(形容词)构成,常见释义包括:
    • 完备/洁净/鲜明:如《诗经·小雅》中“祀事孔明”描述祭祀礼仪的周全;
    • 明达/明晰:《汉书》用“大略孔明”强调谋略的透彻;
    • 显著:唐代韩愈诗句“其身孔明”形容事物明显。

二、历史人物专指

  1. 诸葛亮(字孔明)
    作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以“卧龙”之号闻名,其字“孔明”成为智慧象征。主要贡献包括:
    • 提出“联吴抗曹”战略,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 文学形象中常被引用,如李白诗赞其“赤伏起颓运”。

三、文学形象拓展

  1. 其他作品中的角色
    • 《水浒传》中的孔明为白虎山寨主,外号“毛头星”,属次要人物;
    • 现代语境中,“孔明”可泛指出色谋略者,如“当代孔明”比喻足智多谋之人。

“孔明”既可表达古典词义中的鲜明、通达,更是诸葛亮的历史标识,并在文学中延伸出多元形象。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岸然邴车比赛敝俗彩衣曹谢诚谨尺帛初魄赐饔村气道引奉顺锋头盖抹钢渣耿晶晶工官公忠骨董饭诡陋和僦黄嫩化去讲文绛绡头吉贝裘集滞俱备蝌斗脍手款心冷霜两隣怜牙悧齿棂星门楼橦銮迾緑车马商耐用品滂霈醅酒佩饰剽急奇耻大辱琼楼求盗阙里壤土收小司正投行脱唇瓮精五亭俉俉鲜少写具洗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