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商估的意思、商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商估的解释

(1).商贾,商人。《后汉书·灵帝纪》:“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 唐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诗:“孤帆 淮 上归,商估夜相依。”

(2).指商业。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计其次者,乃復有製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商估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义组合与古代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指商业活动中的交易、买卖行为,引申为商议、衡量。《说文解字》释为“行贾也”,即从事贸易。

  2. 本义为评定物价,如《玉篇》注“估,估价也”。后衍生出“商人”义项,唐代后特指市场中间商(如“牙估”)。

组合释义:

“商估”指从事商业交易的商人群体,尤指在市场中评估货物价值、促成买卖的中间商或行商。其核心含义聚焦于商业行为中的议价与交易角色。


二、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1. 汉代至唐代的商人泛称

    《后汉书·班固传》载“商估族行”,指商人结队经商;唐代元稹《钱货议状》提及“商贾(估)之计”,均泛指经商者。

  2. 唐宋时期的专业中间商

    宋代《太平广记》载“商估多诣三河买马”,此处“商估”特指马匹交易中的估价中介。敦煌契约文书中常见“商估”作为交易见证人,凸显其评估职能。

  3. 法律文书中的价值裁定者

    明清律例规定,赃物需“召商估估”,即由专业商人评估物价以定罪量刑(《大明律·刑律》)。


三、现代语义与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商估”一词已罕用,其含义被“商人”“中间商”“评估师”等取代。但在研究古代经济史、法律文献时仍具学术价值,例如: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2. 王力.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2014.
  3. 敦煌研究院.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 杨一凡. 《中国法制史考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注:因在线词典资源未收录“商估”独立词条,以上依据权威工具书及学术著作释义,未添加无效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商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1. 指代商人或商贾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灵帝纪》:“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这里的“商估服”即商人服饰。唐代李端《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诗中的“商估夜相依”也指商人群体在夜晚相互依伴的场景。

  2. 泛指商业活动
    近代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写道:“计其次者,乃复有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此处“商估”即指商业领域。现代用法中,该词也用于描述与商业相关的行为或体系。

补充说明:
“估”在古汉语中与市场交易相关(如“市税”“论物货”),因此“商估”一词结合了“商”的流通属性与“估”的估价、交易内涵。不过当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哀顿闇君阿史德敝绨恶粟波兰人册府潮解初基代匮逮意妲末诞僻盗杀额颅髶发发末帆具发指眦裂分拆革斥割尾巴桂庭行不逾方痕沫火耕敫然截获津驿镌裁军前枸橼寇虏朗镜冷酷无情连治流美鲁壁路菜马蒭盲婚僻奥苹苹谱架切响仁董散财三环路声振林木实腾腾十望随车天门冬听鹊卫气汙黦先儿详尽仙山琼阁鲜少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