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绝缘的意思、绝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绝缘的解释

[insulation] 通常指阻滞热、电或声通过的材料;用于绝缘的不传导材料

详细解释

(1).断绝因缘。 唐 王维 《哭祖六自虚》诗:“乍失疑犹见,沉思悟絶缘。” 艾芜 《我在仰光的时候》:“这就是他坚决同人世间某种欲望彻底决裂的原因,并用袈裟对红尘世界表示绝缘。”

(2).不发生接触;不相关连。 冰心 《寄小读者》一:“我以抱病又将远行之身,此三两月内,自分已和文字绝缘。” 王力 《略论语言形式美》:“新诗的节奏不是和旧体诗词的节奏完全绝缘的。”

(3).隔断电流,使不能通过。具有极高电阻的物质可以用来绝缘,如橡胶、玻璃、云母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绝缘”是现代汉语中兼具物理专业属性和日常引申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词素解析与基本定义 该词由“绝”(断绝)和“缘”(关联)两个语素构成,字面本义指彻底切断物质联系。《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阻止电流通过,或使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不产生漏电电流的特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20]。在《汉典》的释义中,该词特指“极难导电的物质或状态”(zdic.net)。

  2. 物理学科延伸 在电工学领域,绝缘材料需满足体积电阻率大于$10 Omegacdot m$的技术标准,其介电强度计算公式为: $$ E{text{br}} = frac{V{text{br}}}{d} $$ 式中$E{text{br}}$代表击穿场强,$V{text{br}}$为击穿电压,$d$是介质厚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标准,2018]。

  3. 社会学引申义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该词衍生出“断绝人际交往”的隐喻用法,如鲁迅在《书信集·致郑振铎》中所述:“与文坛绝缘久矣”,此处借物理现象喻示人际关系的疏离状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网络扩展解释

“绝缘”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核心含义:

  1. 物理学中的绝缘(电绝缘) 指材料阻止电流通过的特性。这类物质被称为绝缘体,其原子结构中的电子被紧密束缚,无法自由移动形成电流。常见绝缘材料包括橡胶、塑料、陶瓷和干燥木材等。例如:

绝缘体的电阻率通常在$10 Omegacdot m$以上,与导体(如铜的$1.7times10^{-8} Omegacdot m$)形成鲜明对比。其原理可通过能带理论解释:绝缘体的价带和导带之间存在较大禁带宽度,电子难以跃迁。

  1. 社会学中的比喻义 引申为完全隔绝联系的状态,例如:

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领域还存在"热绝缘"概念(如隔热材料),但未特别说明时通常指电绝缘。绝缘材料对现代电力系统安全至关重要,约30%的电气事故因绝缘失效引发。

别人正在浏览...

八风水白穣宝气鄙俚浅陋捕鞠岑岭剗削诚服成双作对臣极嗤点酬志楚镇倅厅捯根儿东家孔子发蒙振槁房魏覆盎副本浮饰冈岭孤梗郭巨埋儿监总绞切贾衒惊眩进阼酒罎剧辞两京俐落留仙裙扪萝脑髓拈搭年该月值农牧业跑野马麅子平平安安皤翁青鬼轻诡气雄人到中年日旰忘食辱仕圣惠方沈香拐诗琴颂謡塌撒威厉伪情窝盗先喆痟首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