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very dangerous place]∶极险恶的地方
这里四面是峭壁,真是个绝地
(2) [desperate situation]∶绝境
陷于绝地
(1).指极险恶而无出路的境地。《孙子·九地》:“去国越境而师者,絶地也。”《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吾今虽处絶地,视死如归。”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傅相谓 祁门 地形,如在釜底,殆兵家之所谓絶地,不如及早移军。”
(2).极远的地方。《汉书·韩安国传》:“且自 三代 之盛,夷狄不与正朔服色……以为远方絶地不牧之民,不足烦中国也。”
(3).旧时堪舆家所谓的禁忌之地,如果用作宅基或墓地将会招致祸殃。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姚麟 勑葬乃絶地,故其家遂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今日有了老生儿,不致絶后,早则不在絶地上安坟了。”
(4).传说中骏马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
绝地的汉语词典释义及用法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地形险峻、无法通行的地域。《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为“极险恶而无出路的境地”,如“峡谷绝地”“陷入绝地”。此义项常见于地理描述或军事术语,《孙子兵法》中“绝地无留”即强调避开险境。
二、引申义项
引申为陷入无法逆转的困境。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例“绝地天通”,指上古时期人与神界限的隔绝,象征完全断绝的状态。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抽象语境,如“经济绝地”“情感绝地”。
在围棋中指无法做活且被围困的棋块,需弃子求变。此用法收录于《围棋术语辞典》,体现策略性思维。
三、经典用例
《淮南子·地形训》载“九州绝地”,描述地理险阻;王勃《滕王阁序》中“绝地维以永固”则比喻稳固根基。
“绝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现代语境中,“绝地”也因《星球大战》中的“绝地武士”而广为人知,但此含义属于文化衍生,与汉语原义无关。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古籍引用及文化背景,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百篇科綳定擘茧不堪卒读不树蹭躅唱号冲牙蠢夯触暑黜位削地雌花掂梢折本放光放横反首凤仙感悔干枢告成根端棺椑顾报故端画龙点晴喤聒回颿挝昏第魂耗魄丧虎翼葭灰讥毁极駡宽阔烂舌根儿凉能乱贼屡试不爽买得起漫笔门宦篾缆鸣神冥言黏涎凝厉破脑刳心清愿雀书群伦睿筭赛船砂皮蹜蹜天穿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未见得渭浊泾清鋘锄心不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