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径的意思、香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径的解释

亦作“ 香逕 ”。1.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 唐 戴叔伦 《游少林寺》诗:“石龕苔蘚积,香径白云深。”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 苏州 胜迹 采香径 的省称。 采香径 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时 吴王 种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题灵岩寺》诗:“ 娃宫 屐廊 寻已倾, 砚池 香径 又欲平。” 宋 柳永 《双声子》词:“ 夫差 旧国, 香径 没、徒有荒丘。” 元 张翥 《忆姑苏》诗:“臺上麋游 香逕 冷,陵头虎去 剑池 荒。”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香逕 尘生乌自啼, 屧廊 人去苔空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香径"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散发着芬芳气息的小路或小径。它常用于描绘自然美景,特别是花木繁盛之处,并带有浓厚的文学意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面本义:

    • 香:指花草树木等散发的芬芳气味。
    • 径:指狭窄的小路、小径。
    • 因此,“香径”最直接的意思就是飘散着花香或其他宜人香气的小路。这通常是因为小路两旁种植着芳香的花卉(如梅花、桂花、茉莉等),或是落花铺满了路面(如“花径”)。
  2. 引申义与文学意象:

    • 优美环境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香径”常被用来代指风景优美、清幽雅致的环境,是令人愉悦、流连忘返的所在。它营造出一种宁静、浪漫、超凡脱俗的氛围。
    • 情感寄托:由于其美好的意象,“香径”也常被用来寄托闲适、愉悦、怀旧或略带感伤的情怀。漫步香径,往往与赏景、沉思、追忆往事相联系。
    • 特指落花小径:在特定语境下,尤其当与“落花”意象结合时(如“香径落红”),它更侧重于描绘被落花覆盖、花香犹存的小路,常带有春光易逝、美好事物凋零的淡淡哀愁。最著名的例子是宋代晏殊《浣溪沙》中的“小园香径独徘徊”。
  3. 权威典籍佐证:

    • 该词在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是文人墨客描绘园林、庭院、山野美景的经典词汇。其释义和用法在权威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均有收录,核心释义即为“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
    • 其文学意蕴在历代诗词评析和文学研究中被广泛讨论和认可,是理解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重要意象之一。

“香径”不仅指物理上充满花香的小路,更承载着丰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象征着自然之美、闲适之情,有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喟。

网络扩展解释

“香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香径”字面意为飘散香气的小路,通常指花丛间或落花铺就的幽雅小径,常用来比喻清幽、雅致的环境。例如晏殊《浣溪沙》中“小园香径独徘徊”,描绘了落花满径、芬芳萦绕的意境。

二、历史典故

“香径”也特指苏州名胜“采香径”的简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香山种植香料,并命美人泛舟溪上采香,这条溪流因此得名“采香径”。后世诗词中常以此典故暗喻历史变迁与繁华消逝,如柳永《双声子》中“香径没、徒有荒丘”。

三、文学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香径”多用于营造以下意境:

  1. 自然之美:如戴叔伦《游少林寺》“香径白云深”,突出小径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2. 孤寂感怀:晏殊词中“香径独徘徊”,通过落花小径烘托怅惘情绪。
  3. 历史凭吊:白居易、柳永等诗人借“香径”抒写对吴国旧事的感慨。

四、其他用法

部分文献中,“香径”也泛指寺庙或园林中的清幽小径,如“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

“香径”既是具象的自然景观描述,又承载了历史典故与文学象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丰富意蕴。

别人正在浏览...

安戢备安钱阐衍巢车成型澈声絺句绘章绸直荡海拔山倒塌电波地芝渎嫚敦辟迩岁范丹附敌附火负气甘果格人桂楫黄韲回嗔作喜诲戒和丸简愿惊澜金璞跼滞良俊晾鹰台猎头理亏心虚领港柳湾闹乱你来我往溺沈朋锡片词只句葡萄架囚籍秋原岐薛善没省决慑耸十二时盘枢精顺美匡恶驷马高盖私塞遂成台子天烛同宿铜叶武具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