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理所的意思、理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理所的解释

(1).衙署;办公处所。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 絳 即东雍,为守理所。”《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四》:“甲寅,移 泰州 理所於 满城县 。”

(2).泛指治事之所。《太平广记》卷六一引《集仙录·王妙想》:“九曰 行化峰 ,下有宫闕,各为理所。”

(3).治刑狱之所。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王孝先 等﹞为大理卿……数年以来,锻鍊刑狱,至二万二千餘事,而诉理所纔八百餘事。”

(4).犹言理之所在。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听聪视明,一似 尧 禹 ;生知法式,动得理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理所”一词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均具备权威典籍依据:

一、作为“理所当然”的缩略语(现代常用义)

释义:指从道理或逻辑上讲应当如此,符合常情或事理。

语用特征:多用于口语及书面语中的肯定性判断,强调结论的必然性。

经典用例:

“帮助弱者,理所应当。”

“他凭实力获胜,众人觉得理所。”

权威溯源:

该用法由四字成语“理所当然”简缩而来,最早可追溯至隋代王通《文中子·魏相篇》:“理所当然者,义也。”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收录“理所当然”词条,其缩略形式“理所”在语用中广泛流通。

二、指古代行政机构(历史语义)

释义:唐代至明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理所”的简称,即节度使、观察使等地方长官的治所驻地。

职能考据:

作为区域性军政管理中心,承担文书处理、刑狱裁决、赋税征管等职能,如《新唐书·地理志》载:“岭南节度使理所广州。”

历史沿革:

此建制始于唐乾元元年(758年)设立的“观察处置使理所”,元代改称“总管府”,至明代逐渐废止。


参考文献

王通《文中子·魏相篇》电子版. 国学大师. 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七》. 汉典古籍. https://gj.zdic.net/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时期图说.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2.

网络扩展解释

“理所”一词在不同历史文献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与历史用法

  1. 衙署或办公处所
    指古代官员处理政务的场所。例如唐代樊宗师在《绛守居园池记》中提到“絳即东雍,为守理所”,《旧五代史》也记载了“移泰州理所於满城县”。

  2. 泛指治事之所
    扩展为一般处理事务的地方,如《太平广记》描述某山峰下有“宫闕,各为理所”。

  3. 治刑狱的场所
    宋代文献提到“大理卿”等官职时,将“理所”与刑狱案件审理相关联。

  4. 理之所在
    唐代韩愈的《元和圣德诗》中“动得理所”强调符合道理或逻辑的状态。


二、现代语境中的延伸


三、总结

“理所”在古代文献中多指具体场所(如衙署、刑狱),而现代更偏向抽象化表达(如“道理所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历史义项与引申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熬头儿摛章垂丝畜物促景寸阴尺璧戴山鼇逮系大著作点蜡幔独胆英雄哆然督压锋镝丰藉冯唐头白蝜蝂篝衣国花罕罕含明隐迹豪骋鹤侣后味齎勑基床剞劂惊心褫魄矜人进舍近要疾首痛心决剔隽美康老子凉叶嶙囷逻辑学马猴尨诡嚬眉披校齐家治国青絃齐俗忍羞容电器三十六行僧祇支商情税服水屏漱流枕石填书推讨闻知乡版贤媛消算写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