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度的意思、厉度的详细解释
厉度的解释
涉水而过。《后汉书·班超传》:“ 焉耆国 有 苇桥 之险, 广 乃絶桥,不欲令 汉 军入国。 超 更从它道厉度。”
词语分解
- 厉的解释 厉 (厲) 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妌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 度的解释 度 ù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度:角度。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电能的单位,
专业解析
"厉度"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非常用词,并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通用语文词典收录为独立的词条。其含义需要从构成它的单字“厉”和“度”的本义及引申义来推断,并参考其在特定语境或古汉语中的可能用法。以下是基于汉语语文学角度的解释:
“厉度”的详细解释:
-
“厉”的含义:
- 本义指磨刀石(《说文解字》:厉,旱石也。从厂,蠆省声。),引申为“磨砺”、“磨练”。
- 常用引申义包括:
- 严格、严厉: 如“严厉”、“厉行节约”。
- 严肃、猛烈: 如“雷厉风行”、“声色俱厉”。
- 危险、祸患: 如“危险”。
- 勉励、激励: 如“厉兵秣马”(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
- 来源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
“度”的含义:
- 本义指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器具(《说文解字》:度,法制也。从又,庶省声。)。
- 常用引申义包括:
- 计量、计算: 如“度量衡”。
- 程度、限度: 如“强度”、“难度”、“过度”。
- 法则、标准: 如“法度”、“制度”。
- 气量、胸襟: 如“气度”、“度量”。
- 过、经历: 如“虚度光阴”、“度日如年”。
- 次、回: 如“一年一度”。
- 来源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
“厉度”的合成含义推断:
将“厉”与“度”组合起来,“厉度”可能表示以下几种含义(具体需视语境而定):
- 严厉的程度或标准: 指要求、规则、惩罚等的严格等级或尺度。例如:“公司制定了新的考勤制度,其厉度远超以往。”
- (古语或特定语境)勉励的尺度或方式: 结合“厉”的“勉励”古义,可能指激励的力度或方法(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极为罕见)。
- (古语或特定语境)经历的艰险程度: 结合“厉”的“危险”义和“度”的“过、经历”义,可能指经历艰难险阻的程度(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极为罕见)。
“厉度”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严厉的程度、标准或尺度”。在使用时,它更侧重于描述某种要求、规则、态度或行为在严格性、严肃性、猛烈性方面所达到的等级或界限。理解该词的关键在于把握“厉”所蕴含的“严格、猛烈”之意与“度”所蕴含的“程度、标准”之意的结合。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才能精确判断。在一般写作和口语中,更常用“严格程度”、“严厉程度”、“力度”等词语来表达类似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厉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含义:指“涉水而过”,即徒步渡过水域。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在征讨焉耆国时,因敌方毁坏苇桥,遂改道“厉度”进入该国。
语境解析
- 历史背景:东汉时期,焉耆国(今新疆境内)凭借苇桥天险阻挡汉军,班超通过“厉度”另寻路径,体现军事策略中的灵活应变。
- 词义延伸:结合“厉”的古义(如“砺”,表磨砺、克服困难),可推测“厉度”隐含克服险阻之意。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历史语境。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2、4、6的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僾尼邦符宝邻保证金标俊不贤都头逞妙成言驰骋疆场愁痛槌毁蠢动大魁躭疾大葬牴梧饿踣耳食之谈搆缔官纸顾本浩饮荷担阂目桁渡鹤琹坏坯子缓急轻重浣练交搭籍誉麇麚课椅恐讋乐群陵侮凌烟楼罗綳麻枯明亮亮茗邈宁歌平云普徧谯国新书七角八角弃絶清氛史不绝书施斋醄醄透平机驼囊枉误乡农闲吟客销漏协定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