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马铺 ”。
亦作“ 马舖 ”。1.驿站。《通典·兵五》:“马铺:每铺相去三十里,於要路山谷间,牧马两匹与游奕计会,有事警急,烟尘入境,即奕驰报探。”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刘元崈 ﹞ 宣和 末亲於畿北马铺中,见无名子题诗云:‘花已栽成愁叹本,石仍砌出乱亡基。’” 宋 许景衡 有《龙华马舖怀卢行之去年邂逅》诗。
(2).指驿站以马传递文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元年》:“马铺以昼夜行四百里,急脚递五百里。”
“马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驿站设施,主要用于文书传递和人马休整。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马铺是古代传递官方文书的驿站网络中的站点。根据《通典·兵五》记载,马铺通常设置在交通要道或山谷间,每铺间隔约三十里,配备马匹和人员,以便快速传递紧急信息。
主要功能
历史文献佐证
宋代朱弁《曲洧旧闻》记载了马铺的具体场景,如北宋宣和年间畿北马铺中的题诗事件。此外,许景衡的《龙华马舖怀卢行之去年邂逅》诗作也印证了马铺在当时的实际使用。
相关术语对比
扩展知识:马铺的设置体现了古代交通与信息传递的高度组织化,其三十里间隔标准可能与马匹的体力极限和地形因素有关。如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可查阅《通典》或宋代文献原文。
马铺是一个指代马匹出售、驻扎和休息的场所的词语。
马铺的拆分部首是马(马+铺)。
马铺的总笔画数为9。
马铺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当时是指商铺中专门购买、饲养和出售马匹的地方。
马铺的繁体字为馬鋪。
在古代,马铺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写法已经难以考证。
1. 他在马铺买了一匹好马。
2. 这家马铺提供优质的马匹饲养和销售服务。
马车、马厩、马场、马匹
马厩、马店、马行
马场、马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