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蚊思负山的意思、蚊思负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蚊思负山的解释

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酈道元 《水经注》,无有疏之者,盖亦难言之矣。予不自揣,蚊思负山,欲取 酈 注从而疏之。”参见“ 蚊虻负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蚊思负山”为汉语中误传的成语形式,正确表述应为“蚊虻负山”,典出《庄子·应帝王》:“蚊虻负山,商蚷驰河,其于大达亦远矣。”该成语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借蚊虫试图背负山岳的意象,比喻力量薄弱者承担远超自身能力之事,蕴含不自量力、难以实现的深层含义。

从构词结构分析,“蚊虻”指代微小飞虫,“负”为动词承载之意,“山”象征庞大事物,四字组合形成强烈反差对比。此典故后被《汉语大词典》收录,释义强调“比喻力小任重”(引自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第5卷第123页),与“蚍蜉撼树”“螳臂当车”构成同义表达体系。

成语在实际使用中多作谓语、宾语,常见于文学评论领域。如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评述:“挽近治旧学者,欲以所学蔽天下,是犹蚊虻负山,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处通过类比手法,强化了批评力度。

网络扩展解释

“蚊思负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该成语读作wén sī fù shān,字面意为“蚊子想要背负大山”,比喻力量虽然微小,却愿意承担重任。其核心在于强调志向或责任感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反差,常用于表达谦逊而坚定的担当精神。

二、出处与用法

  1. 典故来源:出自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予不自揣,蚊思负山,欲取郦注从而疏之。” 作者以“蚊思负山”自谦,表达试图注释《水经注》的宏愿。
  2.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中性色彩,多作宾语或定语,如“他怀着蚊思负山的决心投身公益”。
  3. 近义关联:与“蚊虻负山”含义相近,均以微小生物喻指力小任重。

三、延伸理解
此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体的勇气与责任感,也暗含对现实局限的认知。类似“蚍蜉撼树”,但更侧重主观意愿而非客观结果,常用于文学或自述语境中表达谦逊而执着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览...

剥怨避懒昌盍风逞奇眩异春蛇秋蚓寸柄大笔如椽呾蜜大明宫顶门户独笋子读物法鞭飞土逐害分枝佛郎机拂云改窆勾芒孤鸿寡鹄怳忽回棹火牀狐鼠之徒开花弹匡时济俗癞狗良正联姻六辅渠龙薣麦食满世间闷香明盛敏慧漠南磨扇蟠龙卧虎姘人乾海千秋旛乔林弃除轻猾秋灰涩巴巴杓窊印收襜谁匡朔漠数算随逮贴席头毛文经武略斡萦物景弦吹衔棰